克氏综合征患者也可成就“爸”业

田二坡个人号
关注

案例:患者,男,婚后未避孕未育3年,多次行精液常规检查未见精子,性激素检查FSH32miu/ml,LH17miu/ml,T2.1ng/ml,染色体:47,XXY,专科体检:双侧睾丸体积各约2ml,质地硬,双侧附睾、输精管、精索等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原发性不育,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克氏综合征。女方检查:输卵管梗阻,夫妻在我院要求行供精IVF助孕,2016年12月19日女方取卵日男方同步行睾丸显微取精,经过将近3个小时手术,成功获得精子。

克氏综合征又叫klinefelter's syndrome (KS),是klinefelter于1942年首先发现的。克氏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600,在不育中约10%。是由于染色体多了一条X导致,正常的男性染色体是46,XY,而克氏综合征的患者是47,XXY,这种基因型占全部患者的80%,其原因是精子或卵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第一次或第二次“变身”的时候,X染色体不分离所致。还有一部分是嵌合型克氏综合征,染色体是:46,XY/47,XXY,48XXYY等,其原因是受精卵在有丝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不分离所致。克氏综合征的共同特点是睾丸体积小,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性腺功能减退,血清FSH明显高,成年后往往表现为不育或无精子症。

(克氏综合征染色体核型:47,XXY)

以往认为,克氏综合征患者只能供精人工授精或领养孩子,随着睾丸显微取精在生殖领域的广泛应用,一多半以上的克氏综合征患者可以通过显微取精、再结合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获得自己血缘关系的后代,可以这么说,该技术已经颠覆了我们对该疾病的传统认识,让克氏综合征不再是绝症。

研究表明,即使生精功能严重低下的患者,睾丸中仍可能残存一部分的生精功能,只是这部分组织过于稀少,因此传统睾丸穿刺方法难以将它们找到,而借助于手术显微镜放大10-15倍以后,找到这些生精组织的概率将大大提高,正如沙漠中也可能寻找到绿洲。

(显微取精示意图)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精子)

 

(第二代试管婴儿—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

那么,什么样的患者可以尝试行显微取精呢?目前主要针对以下人群:①非梗阻性无精子症行常规睾丸穿刺未取到精子者;②睾丸太小无法进行睾丸穿刺者;克氏综合征;③Y染色体AZFc缺失者;④隐睾下降固定术后者等。

目前,我院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采取与女方取卵同步睾丸显微取精的方法,将显微取精和第二代试管婴儿完美结合起来,开创了治疗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新模式。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