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阻肺,如何保护好你的肺?

1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2慢阻肺有哪些症状?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咳嗽,出现缓慢,迁延多年,以晨起和夜间阵咳为主;

咳痰,一般为白色黏痰或者泡沫痰,偶可有痰中带血,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加重期痰量增多;

气短或者呼吸困难,初期在劳累时出现,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亦感气短,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

喘息和胸闷,部分特别是重症患者,或者在急性加重期出现喘息;

晚期患者可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3哪些人容易患上慢阻肺

慢阻肺的病因复杂,总体来说可分为内部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有慢阻肺遗传家族史者患病概率更大。长期大量吸烟是慢阻肺第一高危因素。此外,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有哮喘、结核病史,长期接触粉尘等有害气体,空气污染也会引发肺部支气管的慢性炎症,破坏肺泡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导致慢阻肺。

长期大量吸烟者或接尘作业人员,例如从事煤矿采挖,石料加工的人或者有慢阻肺危险因素的其他人群,一旦经常出现慢性咳嗽、咯痰、气紧等表现,需要敲响慢阻肺的警钟,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

年龄超过40岁,有吸烟等慢阻肺高危因素,出现长期反复咳嗽、咯痰,伴有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者,要警惕慢阻肺的可能。

出现上述情况者应尽早到呼吸专科就诊,完善肺功能等检查,早期明确诊断,接受规范化治疗以延缓慢阻肺的进展。

4如何预防慢阻肺?

1.戒烟,戒烟是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降低慢阻肺发生及延缓其进展的措施。

2.减少污染环境暴露,尽可能地减少有害颗粒物的吸入以及有害气体的接触,少到人口密集和通风条件差的场所,外出时佩戴防护口罩。

3.适当运动锻炼,慢阻肺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呼吸康复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全身运动推荐快走、慢跑、骑车等。

4.定期做肺功能监测,有慢阻肺高危因素人群应该注重肺功能监测,早期发现及早干预。

5.重视疫苗接种,慢阻肺患者较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每年应接种流感疫苗及定期接种肺炎疫苗。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