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相关不良妊娠答疑解惑】——低分子肝素

(1)首先分析原因:
(a)抗凝药过量?
(b)免疫异常: 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母胎界面攻击型免疫细胞增多;血管炎
(c)血管重塑不良。
(d)高凝和缺血后再灌注: 往往有D二聚体增高,蛋白S低,血小板聚集率高,高滴度抗磷脂抗体,而血小板和肝酶正常。
(2)然后判断程度, 如下提示较严重:
(a)出血部位:最重要,胎盘附着部位(脐带附近),宫底部。
(b)中重度出血:出血面积超过孕囊面积的1/3。
(c)孕早期出血:孕9周前。
(d)无胎心搏动 。
(3)处理:
根据病因进行药物调整,如停或减少阿司匹林剂量,调整低分子肝素剂量和次数,多数适当减量;增加孕激素剂量和维生素C;酌情使用间苯三酚或阿托西班,或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或增加环孢素或免疫球蛋白冲击等。

(1)用药剂量个体化,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和掌握注射深度与角度,排不排针管中的空气,对青紫和肿块无直接影响。
(2)避开血管皮下注射(不肌注,因可致局部血肿),脐周2cm,右两侧腹外交替,针头垂直刺入捏起的皮肤褶皱1cm,缓慢注射,注射完后松开手指,手持棉签压针眼超过5min,不能太重或太轻,松开手时不出血为止。
(3)皮肤没坏死,可不处理或局部冷热敷,注射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可热敷(每次超过30分钟)或50%硫酸镁溶液湿敷,使患处产生高渗透压,可增加血液循环,促进吸收。止血后,可立即用生土豆片(散淤止痛,消炎解毒,促进炎症吸收)局部外敷。

(1)若用药过程中出现或以前有过敏表现(全身荨麻疹或呼吸困难等),要立即停药就诊。
(2)早上刷牙出血不止和出血倾向者:减量或停用。
(3)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脑出血中风、严重肝肾疾患、严重高血压和视网膜血管出血性病变者禁用。
(4)治疗前应行血小板计数,用药5~8天后复查血小板,如果发生血小板降低,需要换其他种类肝素或减量处理。

(1)请医生打印《外院注射证明书》,回当地社区注射。
(2)自己或丈夫帮助注射:关注《湘源患友之家》微信平台,点击页面正下方的“精选内容”,找到“讲课视频合集”即可找到。

(1)冷藏的低分子肝素(不能冷冻),放置室温下复温半小时(可减轻注射时疼痛,不要来回冷藏复温)。
(2)轮换注射部位:可以是上臂外侧、腹部、臀部外上侧、大腿正面和外侧面大轮换,也可以是腹部分成8区的小轮换,在脐周2cm左右两侧腹外交替使用。
(3)主要步骤是:先单向旋转取下注射器的橡皮套,将针头朝下,空气弹至药液上方,不用排气、持针手法兰花指,然后把皮肤捏起褶皱约1cm(不要大把抓),不要放松,针头垂直刺入捏起的皮肤(针要全部扎进去),快进慢推,注射完毕后停留10秒,用2个棉签夹住针头,然后垂直拔出注射器。
(4)按压时间足够长,若硬块不消,至少按压10分钟,如果还出血,可延长按压时间,不要揉,打完要休息半小时,不要剧烈运动。
(5)尽量不要肌肉注射(肌注可致局部血肿)。
(6)如果每日注射次数多,应保持间隔时间均匀。
(7)如果注射时,出现回血,提示扎到血管了,可直接拔出来,换个地方扎。

孕期绒毛膜下出血的原因比较多,不排除与肝素过量或剂型不好的相关性,如果使的低分子肝素剂量较大,且出血量较大,可适当减少肝素用量或拉长间隔,也可换用安卓较好。

(1)首次用药应在手术结束6小时后。
(2)如果用肝素或低分,应保持间隔时间均匀。
(3)如果注射时,出现回血,提示扎到血管了,可直接拔出来,换个地方扎。

孕期绒毛膜下出血的原因比较多,不排除与肝素过量或剂型不好的相关性,如果使的低分子肝素剂量较大,且出血量较大,可适当减少肝素用量或拉长间隔,也可换用安卓较好。

(1)首次用药应在手术结束6小时后。
(2)如果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后续治疗,应在末次注射磺达肝葵钠1天后才使用。
(3)如果用华法令后续治疗,应继续使用磺达肝葵钠治疗直至达到INR目标值。
(4)任何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与磺达肝葵钠合并使用需谨慎,包括低分子肝素、肝素、溶栓药物、GP 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地西卢定等。

当然可以使用。

可以使用,虽然低分子肝素有抑制补体激活作用等,但相对比较弱,对免疫系统抑制作用弱。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