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乙肝变肝癌!收好这份健康锦囊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2547
点赞量:2
关注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数据显示,肝癌高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2位。而中国作为肝病大国,92.05%的肝癌发生均与HBV感染相关。

一旦确诊为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2.5%,乙肝患者惶惶不可终日,担心肝癌发生在自己身上。

其实,并非所有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都会变成慢乙肝患者,这主要与年龄、身体状态和基础疾病等有关。具体来说,感染乙肝病毒和转换为慢乙肝的概率关系如下:1)胎儿时期,约有90%的概率变成慢乙肝;2)婴幼儿时期,约有25-30%的概率变成慢乙肝;

3)青少年和成年时期,很大可能会自愈,仅5%-10%的概率变成慢乙肝。

值得注意的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旦发展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则约有2.1%-6.0%的患者将发展成为肝硬化,这些乙肝肝硬化患者中,有1%-15%的人群变成肝癌。

那么,乙肝患者如何避免肝癌的发生呢?我们看一看有哪些高危因素。

1)男性(肝癌的男女发生比例为3:1)

2)中老年人群

3)抽烟、酗酒的人

4)有肝癌家族史的人

5)合并有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人

6)合并其他病毒感染的人

7)谷丙转氨酶(ALT)反复升高、持续肝炎病毒高水平的人

当然,像性别、年龄、家族史等是无法改变的,如果同时含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乙肝人群,推荐定期进行肝癌的筛查。

其实,阻止乙肝向肝硬化、肝癌的转变,主要的治疗方式是进行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阻止乙肝病毒对肝细胞的侵害,延缓疾病的发展,延长慢乙肝患者的生存时间。2019年《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按照“强效低耐药”的原则,将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TDF)、丙酚替诺福韦(TAF)列为慢乙肝的一线治疗药物,传统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不再推荐使用。替诺福韦酯(TDF)和丙酚替诺福韦(TAF)同为吉利德公司的原研药,在体内被水解成替诺福韦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研究证实,TDF保持了8年抗乙肝病毒零耐药的记录。相比TDF,TAF有更高的血浆稳定性,不到TDF十分之一的剂量便可以产生与TDF相似的抗病毒疗效,而且其靶向肝脏,减少在身体其他器官中的药物浓度蓄积,有着更高的骨骼安全性和更低的肾毒性,尤其适合有慢性肾病和骨质疏松风险的老年慢乙肝患者。

TAF已经于2018年在国内上市,不过更让人惊喜的是,在2019年11月28日,TAF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大幅度减少了乙肝患者的个人负担,真正成为慢乙肝患者用得起的平民药。

参考文献:

Latest global cancer data:Cancer burden rises to 19.3 million new cases and 10.0 million cancer deaths in 2020[J]. IARC.2020.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