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天行走,“骨”事要注意!骨科医生带你解析摔倒易受伤部位

随着冬季的来临,我国各地纷纷迎来了降雪,白雪皑皑的景象让人陶醉。然而,雪天出行也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行走时容易摔倒,导致身体受伤。骨科医生提醒,雪天摔倒时要注意保护身体的易受伤部位,以防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你知道在我国,每年因雪天摔倒导致的骨折病例有多少吗?据权威数据显示,雪天骨折病例约占全年骨折病例的10%。这个数字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雪天出行一定要小心谨慎。
那么,在雪天摔倒时,哪些部位最容易受伤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 手腕:手腕部骨折是雪天摔倒最常见的受伤部位。因为在雪天行走时,人们往往会用手掌着地来减轻身体的重量,从而导致手腕骨折。
2. 膝关节:雪天路面湿滑,行走时膝关节的负担加大,容易导致膝关节扭伤和骨折。
3. 髋关节和骶髂关节:这两个关节连接着躯干和下肢,雪天行走时,髋关节和骶髂关节承受着较大的冲击力,容易发生骨折和关节脱位。
4. 腰椎:在雪天行走时,由于地面的湿滑,人们往往会出现突然摔倒的情况。这时,腰椎承受了巨大的冲击力,容易导致腰椎骨折或腰椎间盘突出。
那么,如何在雪天保护自己,避免受伤呢?骨科医生给出了以下建议:
1. 穿防滑鞋:选择有良好抓地力的防滑鞋,可以大大降低摔倒的风险。
2. 注意走路姿势:在雪天行走时,要保持身体重心稳定,迈出小步,避免大步跨越。
3. 拄拐杖:对于老年人或者平衡能力较差的人群,可以使用拐杖来辅助行走,提高稳定性。
4. 注意路面情况:尽量避免走在积雪较厚、路面湿滑的地方,选择较为安全的道路。
5. 增强肌肉力量:加强肌肉锻炼,提高关节的稳定性,有助于减少雪天摔倒的风险。
最后,骨科医生提醒广大朋友们,雪天出行一定要时刻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避免受伤。同时,如不幸受伤,要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愿大家在雪天里,既能欣赏到美丽的雪景,又能保障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