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生的肺栓塞与肺高压

阅读量:1292

急性肺栓塞(PTE)是继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之后第三位常见致死性心血管疾病,部分肺栓塞患者会逐渐进展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后血栓持续未溶解,经过机化、纤维化、重构导致肺血管阻塞,进而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既往多项研究报道,急性肺栓塞患者合并CTEPH的发生率为0.1%~9.1%,其发生率随发病时间的推移呈逐渐增高趋势。

CTEPH是肺栓塞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肺动脉压力越高,预后越差,当平均肺动脉压大于40mmHg,如不接受治疗,5年生存率仅为约30%。CTEPH其症状与许多其他心脏和肺部疾病极其相似,容易被漏诊、误诊而延迟治疗。  

CTEPH是第4类常见的肺动脉高压,但CTEPH治疗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肺动脉高压,是可能通过手术、介入和(或)药物治疗明显改善预后的疾病。

手术治疗: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EA)是治疗CTEPH最有效的方法,PEA手术需要深低温停循环,手术需要在有经验的中心进行。PEA术后5年生存率为73-88%。 

重症患者首选肺动脉内膜剥脱手术,但手术需开胸、建立体外循环,手术复杂且难度大,死亡率很高,部分患者术后肺动脉高压改善不明显。

介入治疗:

BPA是近年迅速发展的肺动脉介入治疗技术,一项注册登记研究显示约34%的CTEPH患者因血栓位置较偏远,高龄、合并其它疾病等因素无法行PEA治疗,约16%的PEA术后患者存在残余肺动脉高压。BPA能改善CTEPH患者的临床症状、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参数, 降低肺血管阻力,为不能行PEA治疗的CTEPH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靶向药物治疗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PEA、BPA和(或)靶向药物的桥接治疗或联合治疗。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可以改善CTEPH患者的症状、运动耐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目前国际上只有口服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激动剂利奥西呱已被批准用于治疗不能手术的CTEPH或持续/复发的CTEPH。利奥西呱是2019年国谈品种,已正式列名国家医保目录,更多CTEPH病人能够负担靶向药物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共有高级职称医师30人,心血管各亚专业协调发展,在疑难罕见心血管疾病、肺血管病诊治等多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国家卫健委指定的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在张抒扬书记的指导下,协和成立由各科精兵强将组成的专家团队,为疑难杂症创设了一支高水平跨学科诊疗团队。

执业地点: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东城区帅府园1号)

就诊科室:心内科肺血管病专病门诊(东院)

出诊时间:

周一下午:蒋鑫   周二上午:徐希奇  周三上午:田庄   周四下午:郭潇潇   周五下午:王辉   周五上午互联网门诊:黎婧怡

 

挂号电话:010-69156699

支持网上挂号(可微信关注北京协和医院,选择预约就诊)。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