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EPH的靶向药物治疗进展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它以近端肺血管血栓机械性阻塞和远肺小血管病变为特点,表现为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的进行性升高,增加的右心室后负荷,进而导致右心衰竭,如果未经治疗预后极差。

2)CT肺动脉造影或肺通气灌注显像或直接肺动脉造影提示存在肺栓塞征象;
3)右心导管测定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符合PAH诊断标准。
CTEPH远端小血管肺疾病发病机制大致可分为3个过程:
A:亚段肺血管血栓性阻塞,特征为小血管闭塞、狭窄,与IPAH相似;
B:小血管和未阻塞的远端肺血管病变,特征为血管内侧增厚、内膜增生、丛状性损伤,或因压力和流量引起内皮功能障碍;
C:小血管和部分/完全阻塞的远端肺血管病变,特征为低灌注和/或支气管肺血管愈合。
内皮细胞受损及炎症反应在CTEPH和肺动脉高压的病变发展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CETPH远端肺小血管病变,与肺动脉高压的丛状病变之间,存在组织病理学相似之处。
目前,外科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EA)能够实现部分CTEPH患者的治愈,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然而40%的CTEPH患者被评估为不能手术,且17%~31%的患者在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后仍有持续或者再发肺动脉高压现象。
PEA的手术禁忌症包括严重的左心室功能障碍、严重的肺部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和恶性肿瘤伴预后明显受阻。
2015ESC肺动脉高压诊疗指南建议,对不可手术或持续症状性PH的CTEPH患者进行靶向治疗。
同时,CTEPH治疗建议利奥西呱推荐用于术后持续或复发性或无法手术的CTEPH患者。
利奥西呱是一种sGC激动剂,它是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sGC激动剂,具体有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首先在NO缺乏情况下,利奥西呱通过独特结合位点不依赖NO直接刺激sGC,增加cGMP生成,其次利奥西呱能提高sGC对内源性NO的敏感度,生成更多的cGMP, 从而达到舒张血管的作用。
2015ESC/ERS肺动脉高压诊疗指南,CTEPH靶向药物适宜人群:无法手术、PEA术后残存或复发肺动脉高压的CTEPH患者。
利奥西呱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无法手术或PEA术后持续性、复发性的CTEPH靶向药物。
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持续性的CTEPH患者的疗效研究表明,利奥西呱能够有效改善6MWD。
长期研究表明,利奥西呱改善无法手术或PEA术后持续、复发的CTEPH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心功能分级,临床安全性好和耐受性良好。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视频链接:
https://bj-allh5.jianke.com/live/record?roomId=120351134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