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怎样度过危险期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2739
关注

保胎做好这5点。

对自然怀孕的新手妈妈而言,前3个月是怀孕的危险期。因为这段期间,胎儿还不太稳定,流产、胎停的风险比较高,磕着、碰着或者孕妇的情绪起伏太大都可能导致流产。

对通过“试管婴儿”怀孕的妈妈而言,肚子里的宝宝本就比自然怀孕更来之不易,若不幸流产,受到的打击更甚。可是有的妈妈迫于生计,孕期还要继续为生计奔波。

这种情况下,对胎儿有影响吗?要怎样顺顺利利生下孩子呢?

怀孕后,还能动起来吗?

当然可以。

通过“试管婴儿”怀孕后,有的妈妈害怕磕着、碰着,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躺在床上。这是不可取的。

长期卧床不仅容易引起便秘,更严重的是卧床时血液流速会减慢,容易诱发血栓的形成。曾有报道,一位患者因为担心移植后“坐不住胎”,而卧床长达3个月,之后不仅腰酸背痛,而且双腿肿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所以,孕妈妈可以选择散步、瑜伽等比较温和的运动方式,也可以继续上班。不过要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以及会压迫到腹部的动作,适当的运动对胎儿和妈妈都有好处。

生活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情绪

孕妈妈的情绪对怀孕结局意义重大1,但是又往往容易被忽略。

“试管婴儿”妈妈本身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在进行试管婴儿的过程中,促排、取卵、胚胎植入每一次的结果,都会让孕妈妈的情绪波动起伏。好不容易怀孕后,对胎儿的担忧又会让孕妈妈长时间患得患失。

若焦虑的情绪不能及时得到缓解,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妊娠成功率都会有所降低2

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看开、看开再看开,避免长期陷入负面情绪中,保持心态平和。

饮食

饮食方面与平时相似即可,无需特意忌口或强迫自己为了补充营养进食。毕竟美食能疗愈人心!

保胎不能停!

确认怀孕后,不少人都会松一口气。此时,医生通常会叮嘱回家后也要坚持使用黄体支持药物继续保胎。

因为在“试管婴儿”促排过程中使用激素诱发排卵、取卵时造成的刺激,妈妈们黄体功能不全发生率高,这就容易导致正常妊娠难以维持,最终造成流产。因此,在“试管婴儿”成功后早期进行黄体支持可以改善妊娠结局,显著降低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患者流产风险50%以上3

孕激素就是目前临床用于黄体支持治疗的常见药物,常用给药途径包括肌内注射、经阴道及口服给药。因为每日肌肉注射可导致注射部位疼痛和局部脓肿4,阴道给药会造成会阴刺激、阴道分泌物增加、阴道流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5

最新《孕激素维持妊娠与黄体支持临床实践指南》就建议口服地屈孕酮来进行黄体支持3

定期检查不缺席

自然怀孕的妈妈,在危险期一般有2次重要的B超检查:

l 孕6-7周,监测胎囊位置、大小、数目及胎心情况;

l 孕11-14周,胎儿发育情况以及NT检查(颈后透明带扫描),可以早期诊断胎儿异常。

但对于“试管婴儿”助孕的妈妈,检查更为频繁一些:

l 待胚胎植入后14天,查血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继续怀孕;

l 胚胎植入后30天,B超检查发现孕囊,确认宫内孕后,才算是怀上了;

l 胚胎植入后6-7周,监测胎囊位置、大小、数目及胎心情况;

l 胚胎植入后11-14周,胎儿发育情况以及NT检查。

小结

前3个月是“试管婴儿”的危险期,但是孕妈们也不要太过担心,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快,坚持黄体支持治疗并定期检查,相信可以平安度过这段时间,顺利迎来宝宝。

此内容不可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仅用于大众获取疾病和健康方面的知识科普,不能用于自我诊断病情,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到医院咨询专业医生。

参考文献:

[1]丘桂芳.孕妇不良情绪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DOI:10.7620/zgfybj.j.issn.1001-4411.2018.14.53

[2]王凤卿,黄清清,谢利红,等.进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周期后患者焦虑情绪的分析.中国现代护理杂志.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09.13.005

[3]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 孕激素维持妊娠与黄体支持临床实践指南[J].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21, 41(2): 95-105. DOI:10.3760/cma.j.cn101441-20200930-00543.

[4]Janát-Amsbury MM, et al. Adv Drug Deliv Rev. 2009 Aug 10;61(10):871-82.

[5] Tomic V, et al.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15 Mar;186:49-53.

[6]Ozer G, Yuksel KB, Yucel Cicek OS, Kahraman S, Journal of Gynecology Obstetrics and Human Reproduction (2020), doi: https://doi.org/10.1016/j.jogoh.2020.1020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