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系生命,带你认识慢阻肺
2023年11月15日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肺系生命,刻不容缓”。 宗旨在强调早期肺部健康、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保持肺部健康是生命健康不可或缺的,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呼吁我们要珍惜肺部健康,早日行动起来,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时间都是至关重要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平均每年约有270 万人死于慢阻肺,慢阻肺已成为次于脑血管病、心脏病等,与艾滋病的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而在我国有近1亿慢阻肺患者,但是慢阻肺在公众中的认知度仍然较低,很多人对慢阻肺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知之甚少,在今年的世界慢阻肺日来临之际,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慢阻肺的知识,呼吁大家关注自己的呼吸健康。
呼吸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一项活动,但有一种疾病,动一动就喘不上气,有时晚上睡觉都感觉呼吸困难,喘得脸都白了;吃饭咳,睡觉咳,春夏秋冬不间断,年年咳嗽反复来,折磨你在生活的每个时刻,让你真切体会“会呼吸的痛”,它就是慢阻肺。
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 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其特点是由于气道和/或肺泡异常
所导致的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通常是因为大量接触有害颗粒或气体所导致。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咳痰以及气短,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总称,久而久之将演变成肺心病,最后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慢阻肺具有进行性、不可逆特征。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
慢阻肺的常见症状:
•••呼吸困难,随着时间进行加重;典型表现为运动后加重;持续性。
•••慢性咳嗽,可能是间歇性的,可能不咳痰;反复喘息。
•••慢性咳痰,任何表现的慢性咳痰都提示慢阻肺病。
•••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
二,慢阻肺为何它如此可怕而陌生?
慢阻肺作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与艾滋病一起并列第四位。但在生活中,许多人连“慢阻肺”这三个字都没有听过。 这么可怕的“杀手”,为何鲜为人知?主要原因有两点: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当前对呼吸疾病的防控体系与能力建设有待提高,在公众认识、卫生政策、医疗水平等方面远远落后于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 因为慢阻肺目前不可治愈,所以会有患者不配合治疗,进而加重
病情。 2.早期难以被发现: 慢阻肺的早期症状一般是咳嗽、咳痰等,这些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吸烟的中老年人来说,是很常见的现象;而运动后的咳喘、气短,又让他们以为“自己老了”,根本不会和慢阻肺联系上。所以很多慢阻肺患者就这样被“忽视”了。 三,自身如何预防慢阻肺 虽然慢阻肺无法治愈,但它可以预防!这几条预防措施,请你牢记: 1. 定期监测:对于有慢阻肺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以尽可能早期发现慢阻肺并及时予以干预。因为慢阻肺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十分重要
2.戒烟(含二手烟)是预防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助于防止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
3.避免工作或生活于污染的环境:减少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物的吸入,重污染天气应减少外出和劳动;;
4.锻炼身体,如跑步、跳绳、骑自行车,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5. 注意天气变化:天冷加衣,预防感冒;在感冒流行期间避免集体活动,以防被感染;
6. 定期监测:对于有慢阻肺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以尽可能早期发现慢阻肺并及时予以干预。因为慢阻肺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十分重要。
此外,可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增强机体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力。 如果已经确诊为慢阻肺,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以下措施: ① 药物治疗,从而达到减轻症状、减缓进程的目的; ② 肺康复训练,可提高运动耐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和疲劳感; ③ 适当的氧疗对维护脏器的功能有一定的帮助;
四,总结
“肺系生命,刻不容缓”。预防和治疗慢阻肺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呼吸健康,采取积极的行动来预防和治疗慢阻肺,让我们共同为呼吸健康而努力!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