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创新药医保政策陆续落地,单一片剂方案更适应现代抗“艾”需求!

阅读量:636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主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也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感染者可终身携带HIV病毒并具有传染性[1-2]

目前我国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模式发生了变化,多样化的传播与流行变化增加了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的困难[2]

在最新的2021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吉利德科学旗下5款抗病毒药物,包括必妥维(比克恩丙诺片)、沃士韦(索磷维伏片)、丙通沙(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夏帆宁(来迪派韦索磷布韦片)和捷扶康(艾考恩丙替片)通过此次医保谈判,全部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丙通沙(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夏帆宁(来迪派韦索磷布韦片)取消了医保适应症的限制,必妥维(比克恩丙诺片)、沃士韦(索磷维伏片)首次参与谈判即实现医保准入,让更多患者接受创新药物的治疗成为可能。。基于此,我们有幸邀请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鲁晓擘老师,就目前艾滋病的治疗需求,以及抗艾滋病药纳入医保对HIV感染者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解读。

综合医院收治HIV感染者,符合当前治疗需求

目前收治HIV感染者的综合医院越来越多。鲁老师表示,综合医院收治HIV患者的意义非常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艾滋病是一种综合性、全身性的疾病,有些患者可能以发热、血小板减少、肺炎等常见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就诊于综合医院,随后才确诊为HIV感染。对于这些感染者,需要在综合医院对其进行及时诊治。

2.我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由过去较为单一的静脉注射吸毒,向多种途径转变。一些普通人也有感染HIV的风险。

3.已有抗艾新药研发上市,应用简便,不良反应更少,很多HIV感染者都可以在综合医院得到有效的救治。这些变化都有利于综合医院积极治疗HIV感染者。

关于如何识别HIV感染者,鲁老师表示,如果只凭临床症状、临床体征,一般难以识别诊断。最好的发现手段是主动筛查,进行HIV抗体检测。需特别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消瘦、鹅口疮、机会性感染、肺结核、皮肤表现等,积极筛查,避免漏诊延误治疗。

对于确诊的HIV感染者,最新的治疗目标相较于过去已发生较大变化。鲁老师表示,现在提倡一旦确诊HIV感染,就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随着几十年来抗艾药物的发展,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药物也越来越多,目前国际上共有6大类30多种药物,包括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膜融合抑制剂等。通过不同药物的组合方案来抑制HIV的复制,可以达到提高CD4水平、免疫重建的目的。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