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肝患者服药病毒下降达不到预期,应答不佳该怎么办?

慢乙肝患者服药病毒下降达不到预期,应答不佳该怎么办?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需要长期的抗病毒治疗,在长期治疗过程中,会有一些情况我们能碰到:
有些患者对于抗病毒药物的效果,反应不怎么好;还有一些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并不好,导致抗病毒治疗效果不好,甚至抗病毒治疗失败。
抗病毒治疗应答不佳的问题是临床中经常碰到,并需要处理的。在新版慢乙肝防治指南中,对慢乙肝适应症进行了扩大。在新的定义下,临床碰到应答不佳的情况会更多。
ALT是反映病人免疫功能非常重要的指标:ALT越高,免疫清除能力越强,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更好。新的指南把ALT的下限取消了,也就是不再是2倍ALT以上再治疗;ALT轻微升高也要抗病毒治疗,这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是一个挑战,应答不佳的情况自然会更多。
好在,现在强调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需要首选一线治疗药物,一线的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丙酚替诺福韦。这些药物都有非常强的抗病毒作用,而且不会或者很少会产生耐药。
所以我们第一要强调要用一线的药物;第二需要患者保持很好的依从性,每天按时吃药,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吃药。
比如说恩替卡韦,需要餐后或者餐前2h,保持空腹时用药;丙酚替诺福韦强调随餐或者饭后半小时服用,所以用药的方法和时间,保持较好的依从性非常重要。
我们再来说医生对适应症的把控。当ALT的下限去除了,也可能是由于病人的免疫应答能力不强,抗病毒的效果不好。尤其是HBeAg阳性,病人病毒载量非常高人,我们医生需要观察及时:用药1个月,2个月和3个月都需要及时的检测。如果病人用了三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病人病毒量下降都不是非常理想的时候,就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可以说前期用恩替卡韦的很多患者就可以换用或者联合替诺福韦;如果患者年纪比较大的时候,考虑骨肾安全性问题,我们可以联合或者单用丙酚替诺福韦。
所以病人也需要及时来院随访,需要医生及时掌握病人情况,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有些患者曾经用过拉米夫定,而且效果不好;或者曾经用过但是不规律使用,再使用恩替卡韦出现应答不佳时候。临床医生可以敢用或者联合使用丙酚替诺福韦替换;对于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可以直接使用丙酚替诺福韦。
现如今,丙酚替诺福韦已经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价格相比之前已经有大幅度降低,也是临床比较好的一线治疗药物。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