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感染HBV,能不能进行HIV阻断?

阅读量:602

暴露后预防(PEP)是一种利用抗病毒药物阻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暴露后传播的生物医学干预措施,为处于HIV高暴露风险的人群提供了紧急阻断的机会,被形象地称为“吃后悔药”。

HIV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有一定重合,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的现象也十分常见[2]。那么临床中对于合并HBV感染的HIV高危暴露人群,能不能进行PEP,有哪些事项需特别注意?

来自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张路坤医师为我们分享了一例PEP案例,一起来看看其带来的新启发~

案例回顾

这是1例46岁男性,在发生无保护性商业性行为42小时后来我院咨询“后悔药”。

在既往病史的询问中,就诊者否认乙肝病史及其他性病史,且从未检测过HIV抗体。查体未发现特殊。

▌此后我们对就诊者进行PEP适用性的评估,主要包括两个维度:

1. 首先是个案咨询,即对前来寻求PEP服务的就诊者首先进行暴露时间、暴露风险评估分析:

(1)暴露时间:42h(还好来得及时,没有超过72h);

(2)暴露风险:就诊者暴露源为卖淫女,但与其发生经阴道性行为时却未使用安全套,虽然没有暴露源HIV抗体检测结果,但风险较高,评估为高风险HIV暴露。

2. 接下来是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评估:

经检测受试者的HIV抗体检测阴性,血常规未见异常。丙肝抗体、梅毒、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HSV)IgM/IgG也均为阴性。

但与就诊者所告知的既往病史不符的是,就诊者生化检查中转氨酶轻度升高,其中ALT 56u/L、AST 50u/L;此外,乙肝五项次日回报结果HbsAg(+)、抗-HBe(+)、抗-HBc(+),为“小三阳”表现(事实说明,还是要以检查结果为准)。

 ▌那么问题就来了,合并HBV感染是否影响PEP的使用?这例就诊者是不是要失去事后阻断的机会?

实际上,HBV感染并非PEP使用的禁忌症。因此,综合个案咨询和实验室检查评估结果,患者符合纳入PEP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给予PEP用药:

PEP用药方案:比克恩丙诺片,1片/日,连服28天;

随访要求:服药后2周、4周、8周、24周复诊,同时密切监测就诊者肝功能,嘱其停药后4周复查肝功、HBV DNA。具体随访情况如下:

图片1.png

表1:就诊者治疗随访情况

案例启发

本病例为典型HIV高风险暴露后阻断成功病例。临床实践中,部分HIV急性感染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因此PEP前行HIV RNA检测协助排除HIV急性感染是必要的。

此外,本例求询者合并HBV感染、且肝功轻度异常,但HBV感染并非PEP的禁忌症,因此需注意在PEP疗程结束后密切监测患者肝功能及HBV相关指标,若出现HBV复制活跃的肝炎表现,可转介至肝病专科继续抗HBV治疗。

鉴于我国HBV感染率较高,且部分患者对HBV感染并不知情,因此建议PEP知情同意书中一定要强调此点。

关于阻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求询者在比克恩丙诺片使用过程中,未诉主观不适感,实验室监测血常规、生化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和波动,用药安全性良好。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