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科普

慢性乙肝药物治疗:如何用药及注意事项

乙型肝炎,是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常见的肝脏疾病。在病程超过半年且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且有肝脏炎症的的患者,称为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许多患者没有症状,但部分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尿黄甚至全身皮肤黏膜发黄。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可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本文将简单介绍乙肝药物治疗的种类、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治疗慢性乙肝。

慢性乙型肝炎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休息、合理饮食、营养、心理调节,避免饮酒及避免使用肝损伤药物。

一、乙肝药物治疗的种类

(一)抗乙肝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和抗炎保肝药物。

1、核苷(酸)类药物,主要用于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轻病毒对肝脏的损害。按照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有1)恩替卡韦:强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炎症,降低肝硬化并发症及肝癌发生率。2)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强效抑制病毒复制,耐药发生率低。降低肝硬化并发症及肝癌发生率,长期应用需警惕肾功能不全及低磷性骨病,需监测肾功能及血清磷。3)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作用同富马酸替诺福韦酯,但其对肾脏的副作用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常见为头痛、恶心、疲劳。

2、干扰素:为针剂,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和普通α干扰素。

(二)抗炎保肝药物:主要用于保护肝脏功能,缓解炎症反应。护肝药物主要是抗炎、抗氧化、保肝治疗,包括甘草酸制剂、多不饱和卵磷脂制剂、水飞蓟素、双环醇等。

二、乙肝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用药:乙肝药物治疗需要严格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切勿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定期检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长期治疗及随访。抗病毒治疗需要定期复查肝功、乙肝两对半定量、乙型肝炎病毒定量,甲胎蛋白等,通常是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每6个月复查一次肝脏影像学。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方案。

个体化治疗:乙肝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的用药方案可能不同。

三、慢性乙肝药物治疗的案例分析

男性患者,30岁,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二十年。近一周,自觉体力减退,懒动。故至医院复查。结果肝功能异常,乙肝“大三阳”,HBV DNA3.5×106IU/ml。排除其他原因的肝病后,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医生根据其病情开具了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和抗炎保肝药物甘草酸二铵。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每天按时服药,一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肝功能好转。治疗3个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HBV DNA明显下降。半年后,HBV DNA检测不到。患者自觉情况良好,擅自将恩替卡韦的剂量减半,结果肝功能再次出现异常,乙肝DNA转为阳性。经过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并予以教育,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不能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同时,定期检查和注意副作用也是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

目前,慢性乙肝尚不能根治,但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慢性乙肝的重要手段。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注意定期检查和副作用的出现。只有坚持规范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保护肝脏健康。

乙肝患者的饮食攻略:营养师告诉你应该怎么吃?

引言:乙肝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保护肝功能、控制病情进展,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生活质量。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详细的乙肝饮食攻略,让你轻松掌握健康饮食的原则和技巧。

一、适宜的饮食原则

适量摄入蛋白质:乙肝患者需要适量摄入蛋白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建议选择瘦肉、鱼、蛋、豆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

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保护肝功能和提高免疫力。建议每天摄入蔬菜和水果各500克以上。

控制脂肪摄入:高脂肪饮食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控制。建议选择低脂肪的肉类、乳制品和植物油,控制脂肪摄入量。

避免饮酒: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应避免饮酒。

二、适宜的食物选择

瘦肉:如鸡肉、牛肉、猪肉等,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鱼类:如鲈鱼、鲫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有利于保护肝功能和提高免疫力。

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水果:如苹果、香蕉、草莓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利于保持肠道通畅和促进新陈代谢。

三、禁忌的食物

高脂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高脂肪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控制。

高糖食物:如糖果、蛋糕等,高糖食物会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酒精: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应避免饮酒。

四、健康饮食对乙肝康复的作用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保护肝功能、控制病情进展,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合理的饮食可以降低转氨酶水平、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此外,饮食中的抗氧化物质也有助于减轻肝脏炎症反应、防止肝纤维化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乙肝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合理搭配蛋白质、蔬菜、水果和脂肪等营养素,以维持身体健康和促进康复。同时要避免饮酒和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以减轻肝脏负担和控制病情发展。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乙肝患者可以有效地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乙肝患者如何运动:合适的锻炼方式助力身体健康

运动对于乙肝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乙肝患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的风险。然而,过度运动也会对乙肝患者的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锻炼强度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适当运动对乙肝患者的益处

增强身体素质: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乙肝患者的身体素质,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机能。

提高免疫力: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乙肝患者的免疫力,有助于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

缓解病情: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肝功能,缓解乙肝患者的病情。

二、适合乙肝患者的运动类型和锻炼方式

散步: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适合乙肝患者。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以上,可以促进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

瑜伽:瑜伽是一种舒缓的运动,可以放松身心,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乙肝患者可以选择一些轻度的瑜伽动作进行练习。

游泳:游泳是一种低冲击力的有氧运动,适合乙肝患者。游泳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三、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量力而行:乙肝患者在选择运动方式和强度时要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

持之以恒:坚持锻炼是关键,乙肝患者应该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以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

注意保暖:在运动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定期检查:在运动期间,乙肝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运动方案。

结论: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乙肝患者的身心具有多方面的益处。通过选择适合的运动类型和锻炼方式,乙肝患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的风险。然而,患者在运动时也应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疾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将有助于乙肝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升。

乙肝对妊娠期妇女的影响及处理:如何保障母婴安全?

引言:乙肝,即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对于妊娠期妇女来说,乙肝不仅会对孕妇自身的健康产生影响,还可能通过母婴传播对胎儿造成感染。那么,乙肝对妊娠期妇女有哪些影响?又该如何处理呢?本文将详细介绍乙肝对妊娠期妇女的双重影响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个问题。

一、乙肝对妊娠期妇女的影响

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发生肝炎活动时,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也增高,如妊娠期高血压、早产、流产、死胎等。这可能与乙肝患者的肝脏功能受损、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胎儿。未经有效治疗的乙肝患者,母婴传播的风险约为5%-10%。

二、预防母婴传播的措施

疫苗接种:孕妇在孕前接种乙肝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接种疫苗后,应定期检测抗体水平,确保疫苗接种效果。

产前检查:孕妇应在孕期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病毒载量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同时,孕妇还应进行唐氏筛查和四维彩超等检查,确保胎儿发育正常。

抗病毒治疗:对于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在妊娠24-28周时,可考虑使用抗乙肝病毒药物进行母婴传播阻断治疗。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病毒载量,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三、妊娠期妇女乙肝管理的要点

定期产前检查:孕妇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载量检测、唐氏筛查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和胎儿发育情况。

咨询专业医生:孕妇在孕期应咨询专业医生,了解乙肝对妊娠期的影响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医生会根据孕妇的病情和胎儿发育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孕妇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以维持身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避免擅自用药:孕妇在使用任何药物前,应咨询专业医生,避免擅自使用药物,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积极配合治疗:孕妇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检查,以确保母婴健康。

结论:乙肝对妊娠期妇女的影响及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接种疫苗、抗病毒治疗、产前检查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母婴传播,保障母婴安全。在孕期,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和咨询专业医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擅自用药,积极配合治疗,以确保母婴健康。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