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为什么难以清除?
人体的免疫细胞,主要分为M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T淋巴细胞)、B细胞(B淋巴细胞)。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M细胞就会吞噬他们,但是如果病原体数量太多或是太过顽强,M细胞无法吞噬时,就会传送信号给“总司令”T细胞,T细胞一方面命令远处M细胞前来“增援”,另一方面令B细胞产生抗体来帮助对付病原体。B细胞对于不同的病原体需要一定的时间产生不同的抗体,从此B细胞会记住此种病原体的类型,如果同样的病原体再次进入人体时B细胞就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去应对危机。
而HIV病毒是由外面圆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单一的RNA链构成,而T细胞表面有CD4受体,当HIV感染人体后,会选择性吸附到T细胞上CD4受体上,慢慢脱掉外面的蛋白质外壳,在辅助受体(CCR5)的帮助下进入到宿主细胞。HIV进入到T细胞后,利用逆转录将单链RNA变成双链DNA进入到细胞核。进入到细胞核后,HIV就会不断地进行分裂复制出长链的遗传物质,再利用蛋白水解酶将长链切成长短不一的RNA链,这些RNA链就会合成新的HIV病毒。
由于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突变率为万分之一,会构成新的变异病毒,B细胞产生的抗体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会再次应对产出新的抗体。因此在经过检测不出的窗口期后,B细胞产生的抗体浓度就达到了可被检测出的数量。但HIV变异速度快且复杂,B细胞产生抗体的速度完全跟不上,B细胞产生新抗体时,HIV仍在迅速繁殖和变异,因此抗体无法及时对抗HIV,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清除HIV病毒。另外,很多HIV在人体内会呈现潜伏状态,人体的免疫系统无法觉察,也就无法根除。
因此,在感染HIV后,立马进行抗病毒治疗(鸡尾酒疗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毒数量,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免疫系统的崩溃的可能。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