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儿科医生竟不提倡物理降温?三分钟读懂,宝宝发烧应该怎么办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525
关注

近日高温高湿天气持续,儿科门诊发烧、腹泻的患者增加不少。

发烧,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也是广大妈妈们最关注的问题。但到底何时应该将宝宝送往医院诊治,何时可以让宝宝在家自行治疗,妈妈们认识也不太一样。

发烧是孩子体内一道“防护墙”

要想知道宝宝到底有没有发烧,首先要知道宝宝各个部位的正常体温。

因为宝宝的新陈代谢及心率比大人快,所以宝宝的体温通常比大人稍高,宝宝的正常体温是36-37.8℃,而口腔体温平均是37℃,腋下体温比口腔体温低0.5-1℃(即36-36.5℃),直肠体温比口腔体温高0.5-1℃(即37.5-38℃)。

并且,每个宝宝都有自己正常的体温,而且,每天的体温都可能上下波动1-1.5℃。

那么,妈妈们该怎么判断宝宝是否是发烧,到底处于哪种程度的发热呢?

直肠体温:低烧体温37.2-38.3℃,中度发烧体温38.4-39.4℃,高烧体温高于39.5℃。

口腔体温比直肠体温低0.5-1℃:低热不高于38℃,中热不高于39℃,高热大于39℃。

腋窝温度比口腔体温低0.5-1℃:大概即低热不高于37.5℃,中热不高于38.5℃,高于38.5℃为高热。

耳温和额温影响因素比较多,但如果测量发现高于37.5℃,家长应该观察,孩子安静时再次测试,高于38.5℃应视为发热。

一旦确定宝宝发烧,部分家长就会变得忧心忡忡。其实,发烧并没那么可怕,一般发烧对儿童是有好处的。

这些发热不用担心

发热(发烧)是孩子体内一道“防护墙”,是身体和病原作战的一种保护反应。当出现以下这些情况时,家长们可以不用担心:

宝宝吃、喝、睡、玩都比较正常,同时发烧少于5天,一般情况良好。

宝宝接种疫苗之后发热,低烧腋温37.3-38℃,同时发热不超过24小时。

这些情况马上去医院

但是,若3个月以下的宝宝出现发热,或者发热宝宝精神状态不好,家长应该立即将宝宝送往医院。黄卫亮医生建议,遇到以下这些情况,应该马上去医院!

1、3个月以下出现发热

2、3个月以上出现高热

3-6个月肛温≧38.3℃

6-12个月肛温≧39.4℃

1岁以上肛温≧39.4℃且持续超过24小时

3、发热超过5天

4、服用退烧药无效:发生高热,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2小时体温未降

5、精神状态不好

吃、喝、玩跟平常很不一样

睡着后很难唤醒

6、尿量减少

一天用不到3片尿不湿

8-12个小时没有尿

7、持续或反复发热

8、其他任何家长担心的情况

热性惊厥处理方法

如果宝宝出现热性惊厥,怎么处理?

把孩子放到平坦柔软处;

保障呼吸通畅(侧躺、头扭一边、松开领口和衣服);

清理口腔分泌物(用软布清理流出的口水、呕吐物等);

不要在孩子嘴里放任何东西;

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或发作后意识不清,尽快就医。

这些认识误区必须改

无论是宝宝一旦发热便送医院,还是发热坚决不送医院,两种做法均不科学,应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择要不要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另外,无论什么情况,发烧都吃退烧药、高烧也不吃退烧药,是认识上的两个极端误区。类似的误区还有:发烧捂汗可以帮助退烧;发烧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用电扇;输液打“退烧针”会退烧快一点;发烧会烧坏脑子、烧成肺炎等。

事实上,发烧不引起脑炎,脑炎却可引起发烧;发烧也不会引起肺炎,肺炎也可引起发烧。

总结:在判断宝宝发烧状况时,宝宝的精神状态比体温计的数字更重要,应以宝宝的精神状态为准,决定是否吃药;而物理降温,应在吃退烧药无用后才使用,一般不提倡使用物理降温,同时应该遵循宝宝怎么舒服怎么来的处理原则;涉及用药时,要按说明、问医生、恰如其分。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