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究竟是啥?
一.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体,在临床中,所有人群易感,但常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并非新发、罕见疾病,每个季节都会发生。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两个特点:一是今年出现了感染小高峰,二是感染人群呈现低龄化特点。肺炎支原体传染性强,潜伏期较长,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日均有一定传染性,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者和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健全,相比成年人感染后症状较重,很多发生大叶性肺炎,发热、咳嗽较重。
二.哪些人更易感染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对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5岁以上的儿童及青少年,但近年也有不少婴幼儿发病。有过敏体质、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基础疾病儿童感染支原体后临床症状更重,因此,这部分儿童需要积极的治疗及严格遵守预防措施。
成人与患儿在密闭场所有密切接触,且其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感染,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进行化疗或进行免疫治疗的成年人是易感人群。免疫功能看不见、摸不着,这段时间休息不好、疲惫、工作压力大,都有可能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力越弱,越容易感染该病原体。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家长会被传染。主要是家长与患儿有密切接触,同时伴有短期免疫功能低下,肺炎支原体就会“乘虚而入”。
三.支原体肺炎主要有哪些症状?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潜伏期有1~3周。这个时候虽然没有症状,但依然有传染性!
潜伏期过后,仍然有部分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只是有类似感冒的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而有症状患者则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
●发热以中高热为主,如果持续高热则预示病情重。
●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严重的频繁短促干咳)咳嗽。
●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降低和干、湿性啰音。
支原体肺炎经治疗后72h持续高热不退,存在感染中毒症状,呼吸困难难以缓解或进展,病情和影像学进展迅速,CRP、LDH、D-二聚体、ALT明显升高,存在基础疾病或治疗延迟,提示有发展为重症和危重症的风险。重症和危重症病例以及所遗留的后遗症可发展为儿童和成人期慢性肺疾病,个别危重症患儿甚至导致死亡。
四.如何判断是否被感染?
反复发热三天或三天以上。
剧烈咳嗽,尤其是夜间咳嗽频繁,或者咳嗽逐渐加重。
早期肺部听诊一般没有啰音,表现为症状重、体征轻,而拍胸片或者
CT会发现有大片状阴影,所以如果发热、咳嗽超过三天,最好是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拍胸片或者肺CT。
五.肺炎支原体感染如何治疗?
依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儿童支原体肺炎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开展治疗:对于无症状患者或轻症患者,可以做好下面几点自行居家治疗:
1.保证充分休息和能量摄入,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
2.正确服用退烧药,6个月以上儿童,可选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儿童只能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但切记两种药不要同时服用,避免药物过量。
3.如果咳嗽严重影响生活,可酌情应用镇咳药物。
4.祛痰药物包括口服和雾化药物。
5.做好隔离,避免随意外出,家中如果是多子女家庭,也最好分隔,避免相互传染。
6.家中注意通风,做好清洁工作。
如果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项,都需要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持续高热(39°C以上)≥5天或发热≥7天,体温无下降趋势。
●出现喘息、气促、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之一。
●精神差,头痛、抽搐、频繁呕吐、不能进食等。
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一般性的抗生素类药物(比如青霉素、头孢等)对其并无影响,但特殊抗生素(例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可以治疗。
目前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首选治疗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等。
此外,一些细菌溶解产物胶囊作为免疫调节剂,也可预防呼吸道反复感染。
对于支原体肺炎引起的并发症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急性期治疗的同时,可根据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等;缓解期治疗可参考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
但要注意,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自行服用!
六.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人类对肺炎支原体无先天免疫性,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感染支原体肺炎后可能会再次感染。建议日常生活中采取以下方式做好预防:
1.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口罩。
2.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保持手卫生。
3.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饮食均衡,睡眠充足,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
5.学校、幼儿园等场所也应采取通风消毒等措施,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6.使用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进行消毒,可杀灭支原体肺炎。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