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 preS1 和 HBcAg 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近年来,随着抗病毒药物的长期临床应用,出现部分病毒基因组前 C 区或 C 区启动子变异,致使 HBeAg 的形成和分泌发生障碍,形成一部分 HBeAg阴性而体内仍然存在病毒复制的慢性乙肝患者。
同时有报道证实, HBV 携带者前 S 区缺失突变率为 23%,这给临床上判断患者是否携带乙肝病毒及复制情况以及随后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困扰。有研究对68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进行 preS1 和 HBcAg 的联合检测,并与其 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联合检测 preS1 和 HBcAg 在 慢性乙肝患者诊疗中的意义。
该研究选取了2007 年 8 月~2008 年 4 月在武汉同济医院感染科住院的肝炎患者。 568 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中,男 436 例,女 132例,年龄 18~69[平均(41±8)]岁。 正常对照血清 486 例,来自感染科门诊和体检中心,均经 ELISA 法检测为 HBsAg(-),HBV DNA<10 copies/ml。标本采集方法:空腹条件下抽取静脉血5ml,4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1~2ml,-70℃下保存半年内检测。
传统观点认为,HBeAg 是 HBV复制活跃及传染性强的指标,但大量的报道证实:HBeAg阴性并不意味着HBV 的清除或复制的停止。有研究报道:亚洲平均 50%的 HBeAg 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存在前C 区与 C 区基因的突变。
HBV DNA 定量检测是普遍公认的衡量乙肝传染性最精确的指标。但因所需试剂昂贵、实验条件要求严格、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而受到一定的限制。
近年来,perS1Ag 作为 HBV DNA 血清学的新标志物逐渐显示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研究报道前S1抗原与HBV的复制指标具有较好的一致行,并且preS1Ag在患者血清的阳性率可达75%。但也避免不了因 HBVS 区基因“a”决定簇变异导致HBV DNA(+),preS1(-)阴性的现象。 但现有报道证实:患者在抗病毒过程中,preS1 与 HBV DNA 并无相关性。有研究证实,HBV携带者前S区缺失突变率为23%。HBcAg是Dane颗粒的重要结构蛋白,其血清内含量浓度与HBV DNA含量高度相关。通过对HBcAg进行检测,可弥补前 S1 抗原由于变异而导致的漏检现象。
本课题通过对 568 位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 检测,结果显示:HBV NRAg在HBsAg阳性标本中的检出率为98.3%,而HBeAg的阳性率仅为37.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 HBV DNA 定量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 HBeAg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 HBV 的复制情况,但因抗病毒药物广泛临床使用所致 HBV 基因突问题的存在,HBeAg 也逐渐失去了其在判断 HBV 感染方面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通过与 HBV DNA 定量检测的对比分析, 证实 HBV NRAg 检测结果与 其有较好的一致性。 此外,HBV NRAg 检测结果与 ALT、AST 有一定的相关。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