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吃出来的戊肝 !每年2000万人感染,5.6万人因它丧命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1653
关注

阿亮的一日三餐,基本都是靠外卖度过的。

问到为什么不做饭,阿亮直摇头,“做饭得置办锅碗瓢盆,煮饭、炒菜、洗碗每一道工序都很繁琐……”

“点了外卖又能接着打游戏,什么事都不耽误,这不就是技术带来的便利性吗?”

吃外卖让阿亮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但也产生了“副作用”——短短几年时间,阿亮的体重就从120斤的刚刚好身材,长成了150斤的大胖子。


对于自己的变化,阿亮一点都不担心,反倒笑称自己是“中年油腻男”。

随着年龄的增长,阿亮的身体也大不如前。尤其是最近,他经常觉得自己全身无力,食欲也越来越差。

“是不是生病了?”他开始产生不好的联想。

检查结果显示,有几项转氨酶超出正常值,戊肝抗体呈阳性,答案呼之欲出——阿亮得了急性戊型肝炎。

阿亮的病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主治医生了解他最近的饮食情况后表示,戊肝主要是吃出来的,尤其是外卖,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收到餐盒被打开、菜里出现活生物、头发、指甲、商家无证营业等情况屡见不鲜。

阿亮经常吃外卖,感染戊肝病毒的几率会比一般人大得多。

01 戊型肝炎,一种人畜共患疾病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常见的急性病毒性肝炎。跟乙肝一样,它也属于传染病,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1981年8月,前苏联部队爆发大规模急性肝炎,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它并非我们熟知的乙肝。

为了弄清楚它的发病机理,病毒学家Mikhail Balayan博士以身试毒,通过对自己的粪便样本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了这种新型肝炎病毒。

这是人类首次发现戊型肝炎病毒(HEV)。

得益于医学技术的发展,戊肝的传染机制也被公诸于众——可隐藏在被污染的水源或未煮熟的食物中,经由消化道传播。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很快,戊肝病毒就在相对贫困的的地区和国家广泛传播。


中国也是世界上遭受戊肝肆虐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986年在新疆曾发生过一次戊肝暴发,整个疫情持续了19个月,当时共感染人数12万人,造成707人死亡。

后来,更多的证据表明,戊肝还是人畜共患疾病。

近十余年来,科学家们从许多动物,如:黑猩猩、恒河猴、猕猴等灵长类动物,鹿、马鹿、猪、牛、羊、兔、鸡、鸭等家畜和大鼠等体内分离出戊型肝炎病毒,这些存在动物体内的戊型肝炎病毒,可能与人群中散发性戊型肝炎相关。

但不同动物HEV对人的致病性如何?传播机制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02 戊肝疫苗,预防感染的最直接方式

每年,国内都有相关戊肝患者的报告,近几年,患者数和死亡数还呈“上升趋势”。

很多人开始担心,戊肝会不会在未来几年再次爆发?

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中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他表示,根据目前临床情况分析发现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是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导致检出率增加;二是医疗诊断技术的提高使得一些未分型的肝炎,已经能确定类型了。

自2009年开始,国家就做了明确的“规定”:戊肝患者不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在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这些措施,都大大阻止了戊肝的传播。

2012年,我国原创研发生产的戊肝疫苗上市,这是一次重要的社会进步。

随访数据显示,该疫苗的有效性达到86.8%,能为人体提供4.5年的保护。

03 一种吃出来的传染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全球每年约有2000万人感染戊肝病毒,300多万急性戊肝病例,5.66万例与戊肝有关的死亡。

而在我国,戊肝发病数已经连续9年赶超甲肝,是我国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种之一。

戊肝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病从口入”。

在过去,由于较差的环境卫生,戊肝主要由水污染传播。现如今,卫生条件改善,戊肝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通常发生在摄入未煮熟的猪肉或海产品之后。

戊肝一般是急性发作,在食用未煮熟的食物之后,2-10周内患者会出现黄疸、食欲减退、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戊肝的发病呈现两个极端,普通人患戊肝基本能自愈,戊肝病死率约为1%~5%;但若是患有基础肝病,特殊群体如孕妇、老年人等人群患病,可能会发展成肝衰竭,危及生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病医院副院长高志良教授指出,慢性肝炎患者重叠感染戊肝后,肝衰竭的发生率达34.7%。

04 戊肝是可防可治的

让人欣慰的是,戊肝是可防可治的。

第一,勤洗手,尤其是在做饭、进食、如厕前后要正确洗手。

第二,卫生饮食,减少外出就餐,不食用生水、生食,海产品和肉类一定要彻底煮熟。

第三,注意个人卫生,聚餐时使用公筷,不与他人共用水杯、床单、牙刷碗筷等。

第四,接种疫苗,16岁以上的易感人群,应该尽早接种戊肝疫苗。戊肝疫苗全程接种要3针次,第0、1、6个月各1剂。

目前尚无针对戊肝的特效药,接种疫苗是最直接有效的预防措施。

因此,建议如慢性肝炎患者、育龄期妇女、老年人餐饮从业人员、畜牧养殖者等高风险人群按需接种疫苗,以保证自身和身边人的安全。

参考资料:

[1]李靖.吃出来的肝炎,戌肝比甲肝更多见[J].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2017:22-23.

[2]张雷.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戊型肝炎[J].现代畜牧兽医,2012:35-37.

[3]世界上第一支戊型肝炎疫苗 即将正式上市.财经杂志.2012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