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治疗为什么要吃那么多药物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引起的。HIV感染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自1981年美国报道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后,30多年内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肆虐。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数据,截止至2017年底,全球报告目前共有3690万HIV感染者,其中2170万感染者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占总感染者人数的59%。最初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极高,直至2016年美国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共批准了约30种药物可用于对抗HIV感染,由至少3类药物联合使用组成抗HIV感染的治疗方法称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治疗法,即鸡尾酒疗法。
鸡尾酒疗法是治疗HIV感染最成功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在疾病早期阶段能有效限制疾病进展,可在6个月内将血浆病毒血症水平降低至检测限以下。鸡尾酒疗法的提出让艾滋病的发病率和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该治疗方案能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极大地延长了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HIV对人体来说毋庸置疑是百害而无一利,它会极大程度地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让人体失去对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HIV进入人体后,不能任由其生长繁殖,应在第一时间将其杀死甚至在体内使其灭绝。灭绝一个种族通常可以选择两个方法,第一是直接或间接地“连诛九族”,将所有该种族的生物杀死,彻底让他们绝迹;第二是“断子绝孙”,抑制该种族个体的生长繁殖,断其后代。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是后者,即抑制HIV的生长繁殖从而来达到杀死HIV。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抗HIV前需要先掌握HIV的一定特性,从而有针对性地下手。HIV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顾名思义,和所有病毒一样,HIV是一种结构非常简单的生物,它只有一个蛋白质外壳、基因(遗传物质)、以及一些酶。病毒凭借自己简单的结构,无法独立地完成一系列的生命过程(生长、发育、繁殖),故病毒会选择寄生在宿主细胞中,借助宿主细胞这个温床来完成自己的生命过程。对比细菌我们可以局部外用一些杀菌物质来破坏细菌的结构,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然而对于在人体中的微生物(细菌、病毒)如果选择直接“连诛九族”,就要难免会连带杀伤自己的细胞因此,诛九族的方法很难执行,现有的医学手段只能通过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比如注射干扰素)来杀死病毒,效果没有方法二好,临床上不常用。
病毒的生长繁殖一环扣一环,中间不能有任何一环的缺失极其严格,就像做菜一样,菜都没买后面洗菜、烹饪自然进行不下去。病毒的生长繁殖可以分为5个阶段。吸附:病毒找到宿主细胞并且吸附在宿主细胞上;穿入:病毒穿入细胞中;脱壳:前面提到过病毒的基因被其蛋白质外壳包裹着,因此进入宿主细胞后病毒会脱去蛋白质外壳从而将自己的遗传物质注入到宿主细胞中;生物合成: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材料合成病毒的遗传物质和结构蛋白质(比如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装和释放:复制合成了并将其组装成了许多下一代病毒后,细胞里的有用物质基本被其消耗一空,这时下一代病毒会从宿主细胞中出去寻找新的宿主细胞,然后继续繁殖下去。因为每个环节都是建立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所以只要干扰这五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可以阻断病毒的生长繁殖从而“杀死”病毒。抗HIV药物多针对的是“生物合成、复制”环节,抑制HIV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其他环节也可以阻断病毒的生长繁殖,如抗流感病毒药物金刚烷胺通过抑制病毒在细胞内脱壳来抑制病毒的繁殖过程)
HIV是RNA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的基因-RNA,无法指导病毒合成蛋白质, 逆转录病毒需要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再在DNA的帮助下指导合成蛋白质。HIIV结构过于简单,它没有处理加工DNA的工具,因此它只好借助于DNA整合酶的帮助将自己合成的DNA插入到宿主细胞的DNA中,借用宿主细胞的DNA一起进行转录翻译合成蛋白质。同理只要抑制其中一个环节就能阻断HIV的生长繁殖。
从理论上来说,只需要使用一种药物,就可以抑制病毒生长繁殖中的任何一个过程,从而抑制病毒的生长繁殖。但现实情况是,如果仅使用一种药物,病毒只需要抵抗一次药物作用,就可以继续生存繁衍。有可能是病毒侥幸逃脱,也可能是刚好针对那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但是鸡尾酒疗法针对多个环节进行给药,就像是给病毒增加了一重又一重关卡,病毒需要逃脱所有给药环节的阻断,或同时对多种药物产生抵抗(耐药或者逃脱)才能成功的生长繁殖。和单一药物治疗相比,鸡尾酒疗法显著降低了病毒生长繁殖的概率。所以,以后请记得认真服药哦,医生给你开那么多种药物,都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