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咳咳咳?或是变异性哮喘“搞鬼”

影视剧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桥段:

主角情绪一激动,忽然面色苍白,捂住胸口,一副快断气的模样,旁边的人手忙脚乱地翻口袋,摸出一支小药瓶晃动几下,让病人含入口中猛吸一口,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不用说,这肯定是哮喘发作了。

对于哮喘,许多人都存在认知误区,觉得只有出现“喘不过气”的情况时,才是有哮喘。

其实不然,有一种哮喘发作时,人只会反复咳嗽,一点都不喘。

它就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又被称为“不喘的哮喘”。

总是咳咳咳?或是变异性哮喘“搞鬼”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

一换季咳嗽就停不下来,嗓子还又干又痒;

晚上睡觉时,刚躺下就开始猛咳,各种止咳药甚至消炎药都用了,可就是不见好。

如果有,那很可能是被咳嗽变异性哮喘“缠”上了。

咳嗽变异性哮喘,过去曾被称为“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或“隐匿性哮喘”。

它是一种不典型哮喘,发作时,人很少会出现胸闷、喘不过气来的情况,而是会反复剧烈干咳,尤其是在夜间、凌晨。

那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怎样引起的呢?

自然界中有很多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当这些过敏原借助口鼻呼吸进入到人体内时,容易导致气道过敏性发炎。

炎症反应会刺激气道的一些体细胞大量产生黏液,同时引起管壁上的平滑肌收缩,使得管径变小。

而一旦气管管径变小,人就容易出现咳嗽或者是哮喘的症状。

目前,哮喘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呼吸道疾病,14岁以上哮喘患病率为1.24%,20岁以上哮喘患者多达4570万,且在逐年增长。

“咳”不容缓,4大症状需警惕

咳嗽变异性哮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咳嗽,因而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感冒。

但感冒引起的咳嗽多是急性咳嗽,持续时间一般不长,短则几天,长也不会超过3周,且可以通过喝止咳糖浆等药物进行有效缓解。

而咳嗽变异性哮喘引起的咳嗽症状,以慢性咳嗽为主,无法通过服用止咳药物缓解。

当你或家人出现以下情况时,别不当回事,需警惕咳嗽型哮喘的可能性。

1、咳嗽时间超过8周(儿童4周以上)

常在运动、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突然咳嗽起来完全控制不住,有时睡着了还不停地咳,甚至反复咳醒过来。

2、总是刺激性干咳

咳嗽比较剧烈,无痰或痰少而黏,咳嗽时喉咙有灼热的感觉。

3、闻到刺激性气味,咳嗽加重

大家可以回想下,自己或家人在闻到香水味/烟味/油漆味、换季变冷、进入冷空调的房间、家里大扫除、和宠物接触之后,有没有咳嗽声变明显的情况。

4、只咳不喘

咳嗽时,没有呼吸短促或胸部憋闷感,服用一般的止咳药和抗生素都没什么效果,而用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能够缓解症状。

如果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因为哮喘而咳嗽,可以去医院的呼吸内科检查下。

控制哮喘的3个误区,很多人都做错了

像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一样,哮喘是难以根治的,只能通过规范治疗来进行控制,使其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然而,在防控哮喘的发作上,不少患者还存在错误认知,以致加重了病情。

1、哮喘不发作,就不用治疗了?

没有症状≠没有哮喘。

哮喘不发作时,就好比一座死火山,对人的日常生活没啥大影响。

可一旦受到过敏原刺激发作,便如同“火山喷发”,轻则只是使人短暂呼吸困难,重则可诱发气胸、纵膈气肿、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数分钟内就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所以,各位患有哮喘的朋友,哪怕平时没有出现咳嗽、气短、胸闷的症状,也要按照医嘱定时用药,别自行胡乱停药。

2、得了哮喘,就不运动了吗?

哮喘患者并非是不能运动,只是不能剧烈运动。

像慢跑、散步、体操、排球等短时、间歇发力的运动项目,哮喘患者还是可以参与的。

适当地进行运动,既能锻炼身体,也有助于控制哮喘病情。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运动项目之前,大家最好先咨询医生,遵医嘱运动。

3、长期吸入激素对身体不好,绝对不能用?

任何抛开剂量、疗程、方式来谈副作用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吸入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将小剂量的激素通过吸气过程吸进体内,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很少会进入全身,所以不良反应轻微,即便是孕妇、儿童也可使用。

一般来说,大家只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激素,基本都是安全的,无需太过担忧。

虽然哮喘不可治愈,但只要生活中小心一点,远离过敏原,听从医嘱认真用药,还是有可能让它长期“隐身”的。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