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认识慢阻肺
2023年11月15日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肺系生命,刻不容缓”。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公众对于慢阻肺的疾病认知,加强患者对慢阻肺长期管理的认识,让更多的慢阻肺患者规范化治疗,从而更好的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一起来解慢阻肺。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据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8.6%,中年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7%,总患病人数约为1亿人。慢阻肺作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6%。
慢阻肺的发病因素
导致慢阻肺的发病因素通常与暴露于有害颗粒和气体有关,如吸烟、燃料烟雾、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等。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
1.慢性咳嗽: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阵咳或排痰,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较剧烈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标志性症状。
4.喘息和胸闷:部分病人特别是重度病人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
慢阻肺的并发症
随着慢阻肺的进行性发展,常伴随着许多合并症,超过85%慢阻肺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肺癌、糖尿病、焦虑抑郁等并发症。
慢阻肺的防治
1.戒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单凭药物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因此阻止慢阻肺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措施是戒烟。
2.减少室内空气污染:避免在通风不良的空间燃烧生物燃料,如在室内生炉火取暖、被动吸烟等。
3.防治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居室空气新鲜;发生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治疗。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加重。
4.家庭氧疗:对慢阻肺并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一般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1-2升/分,吸氧时间15小时/日。吸入药物治疗:是慢阻肺治疗的核心,正确使用吸入类药物,根据病情评估基本原则选择恰当的吸入装置是治疗的关键。
5.定期做肺功能监测:有慢阻肺高危人群应该注重肺功能检测,及时发现慢阻肺,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6.肺康复治疗:可以使慢阻肺患者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稳定期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包括呼吸生理治疗,肌肉训练,营养支持,精神治疗与健康教育等多方面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可以选择散步,骑自行车,慢跑,可训练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有助于肺泡通气量,减少功能残气量,增加咳嗽、咳痰的能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换气功能。
(2)腹式呼吸:放松肩膀和颈部,一手置于胸前,另一手置于腹部肚脐处,吸气时胸部不动,腹部鼓起,口唇呼气,吐气时腹部凹陷。缩唇呼吸:指闭嘴呼吸,平静地用鼻吸气,然后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吸呼时间为一比二,不要过分地控制呼吸节律,以免引起胸闷,头晕等症状。
总而言之,早认识、早预防、早治疗,重视慢阻肺,从你我开始!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