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个字,教IBD患者拒绝营养不良!
罹患炎症性肠病(IBD)会伴随有消化吸收不良、摄入减少等问题,无论是在疾病活动期还是缓解期,都经常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问题。
当IBD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以后,还会导致出现肌肉减少症、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诸多问题。
那么如何从饮食入手解决营养不良问题呢?
少食多餐免不适,多吃白肉和蛋白拒绝甜腻与油腻,促进消化和吸收因人而异补营养,适时增加营养剂
少食多餐免不适
IBD患者可以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即3-4小时进食一次,采用5餐制。
这样既可以摄取需要的营养,又可以避免肠道扩张引起的腹胀、腹痛,也不会改变肠道习惯。等到病情稳定,可以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按时按点进餐。
IBD患者体内蛋白质需求量大,可以吃蛋类、白肉类。白肉包括兔肉、家禽肉、鱼肉等,不仅便于吸收,同时如深海鱼富含较高的ω-3不饱和脂肪酸,而且可以补偿长期腹泻而导致的营养消耗,也是有利的。
红肉,如羊肉、猪肉、牛肉等,相应的脂肪量较多,不便于消化,容易引起腹泻、腹胀等胃肠不适症状。
在补充蛋白质时需要注意,CD(克罗恩病)病人易发乳糖不耐受症,因此这类病人应避免喝奶或食任何乳制品,如冰激淋、奶酪等。
IBD患者应清淡饮食,避免油腻的食物。
高糖、高脂肪不宜消化,吃多了会刺激肠道,引起不适。鱼油例外,橄榄油与鱼油中富含丰富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对IBD病人较为实用。
IBD患者主食以精制米面等为宜,宜精细。
而五谷杂粮可能会引起腹泻、腹胀、腹痛等,因此尽可能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水果、蔬菜、坚果等中均有丰富的纤维素,在消化道内会堆积成为残渣,会产生腹痛、腹胀、放屁等症状。因此正确做法是逐渐增加纤维素摄入量,观察身体变化,另外要大量喝水,纤维吸收水后会变软,有利于粪便通过肠道。
蔬菜可先选用山药、胡萝卜等含粗纤维少的块根类食物。可以多使用高压锅,食物能够被煮透、煮烂,从而使肠道更容易接受。
另外,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如黄豆、葱头、土豆等,也不应该吃。
不同IBD患者的发病情况不同,要根据具体的发病位置,正确补充营养素。
- 如果末端回肠发生病变,要格外补充维生素B;
- 如果有贫血情况,可适当补充铁等;
- 如果患者是孕妇或着正在服用柳氮横胺吡啶,也要及时补充叶酸。
对于营养不良的IBD患者,还可以根据患者自主进食能力、胃肠道吸收功能及患者的营养状况选择相应的人工营养。
营养支持不仅能够改善IBD患者营养状况,还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自然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IBD营养治疗首选肠内营养。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整蛋白标准型肠内营养制剂有费卡华瑞的瑞素等。
每个人对每种食物的反应可能都不一样,除了做到以上的事项以外,可以通过饮食日记的方式将每天日常饮食相关信息记录下来,包括:- 吃饭时间;- 食物类型及烹调方式;- 是否存在不适,怎样的不适症状;
- 大便的次数、性质以及颜色;- 当日体重。长期进行记录以后,可有效地避免不耐受的食物帮助改善日常饮食。
总之,牢记42字口诀,可以有效地全面改善您的营养状况。如果您还有其他营养问题,欢迎在后台咨询小助手。
参考文献
[1]王新颖.炎症性肠病日常饮食很关键[J].中华养生保健,2019,(7):12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