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和糖尿病有关系吗?当然有!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768
点赞量:2
关注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天,他发微信告诉我说:

最近几个月感觉「啪啪啪」的时候不给力,勃起功能障碍,问我有没有好的男科医生推荐。

我说,先别着急找男科,你先来医院做个体检先,看下有没有其他系统性的疾病,比如说糖尿病。

他很疑惑,问:

糖尿病和阳痿之间有关系吗?

我说当然有关系。

后来,果然不出所料,他不幸中招,真的有糖尿病。

为什么糖尿病会影响性功能呢?

这是因为糖尿病会损伤血管和神经,而男人「丁丁」的血管和神经是非常丰富的,被糖尿病损伤后,就会导致性功能障碍。

有统计:

大约有35-75%的男性因为糖尿病

而出现勃起功能障碍(阳痿)

女性的性功能也会受糖尿病的影响。比如,糖尿病会使得阴道干燥,在「啪啪啪」时出现疼痛不适。

糖尿病其实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但是,相当多的人都忽视了它。

为什么说它严重?这主要和它的并发症有关

糖尿病如果长期控制不好,会导致很多并发症,比如失明,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脚趾末端坏死需要截肢等等。

为了防止出现上述不可挽回的局面,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血糖达标。

其实,糖尿病的诊断和控制都不难,对很多人来说,难的是早期发现。

比如,生活中经常有人出现脑卒中了,偏瘫了,来医院检查才发现血糖特别高。仔细询问会发现,其实,他在平时已经有了一些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只是一直没有重视,错过了治疗时机。

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如何通过早期症状及时发现糖尿病,这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

今天这篇文章就教你学会这个技能,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练就「火眼金睛」。

除了刚才讲的性功能障碍,至少还有14种糖尿病「警示症状」,任何一个人,只要出现其中任何一种,就要注意测血糖了。

多尿

人体内血糖是处在一个「平衡」水平的,如果血液中有多余的糖,这个时候,肾脏就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好把这些糖排泄出去。

排泄需要尿液,这样一来,肾脏就会产生更多的尿液,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多尿」,总是要上厕所。

口渴多饮料

刚才说了,糖尿病的人会通过多排尿的方式把糖排泄掉,尿多了,身体就会缺水,人会感觉到口渴,于是,就会出现「多饮」的情况。

总是感觉很饿(多食)

正常体内的血糖之所以会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是因为身体会分泌一种会降低血糖的物质,叫「胰岛素」。

然而,有糖尿病的人,会出现了一种叫「胰岛素抵抗」的现象,通俗的理解就是,虽然身体分泌了胰岛素,但是降血糖作用被抵抗了。

人在进食高碳水化合物之后,血糖水平会升高,接着,胰岛素的水平也会身高,由于糖尿病者有「胰岛素抵抗」,分泌的胰岛素会更加高。太高的胰岛素,又会让血糖下降,结果就是,你总是感觉很饿,总想找吃的。

体重下降(消廋)

体重下降往往发生在1型糖尿病中。

高血糖引起体重下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多尿;另外一个原因是,身体缺少胰岛素(1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绝对不足),不能够利用糖来产生身体所需能量,结果,身体就会燃烧脂肪和肌肉来供能,这样脂肪和肌肉就越来越少,导致消廋。

上面说的「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三多一少」,这是糖尿病患者最经典的症状组合。

头痛

这个很多人不知道。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血糖的波动,容易造成头痛。血糖波动越大,就越有可能头痛。

看东西模糊

血糖太多,葡萄糖就会在眼睛的晶状体中聚集,使得晶状体变得肿胀,光线通过变形的晶状体,投影在视网膜上的图像就会变得模糊。

不过,这里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如果血糖在早期能得到良好控制的话,这种视物模糊是可以改善甚至是可以治愈的。

所以,发现看东西不清楚了,要留心血糖情况。

反复感染

糖尿病者中,由于血液中血糖水平高,这样血液就一不小心成为了一个细菌和酵母菌特别喜欢的场所,相当于「培养基」了,所以糖尿病者非常容易感染。

在医学上,「反复感染」是诊断糖尿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如果你有这种情况,比如总是发烧,身体某个部位总是发生感染,那么就要主动告诉医生,这种情况,需要检查是否有糖尿病。

伤口特别难愈合

伤口的修复需要「营养」和「氧」。

如果血糖水平持续在高水平的话,血管会变得狭窄,血液会变得很粘稠,血液中携带「氧」的红细胞功能也会减弱,这些情况使得血液和氧气就很难运输到受伤的地方,伤口就特别难好。

所以,如果你手指被割伤,愈合特别慢的话,就要注意血糖情况了。

手麻与刺痛

长期的高血糖会损伤神经,导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这种并发症让人很痛苦,双手或双脚感觉麻木,刺痛,肌肉抽搐疼痛,没有力气等。

疼痛通常发生在晚上,而且很难控制。

脖子上有黑色斑块(黑棘皮病)

血液中胰岛素水平过高,会让皮肤过度再生,表现为脖子上,腋窝,肘关节内侧,膝盖后面皮肤出现黑色斑块。

呼吸有水果味(烂苹果味)

如果谁说你呼吸说话有水果味,可千万别高兴,这不是夸。

糖尿病的患者,虽然血液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