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预防自杀日 | 他们活在平静的绝望里,你知道该怎样帮他们吗?

阅读量:1635

2012年,一名叫“走饭”的22岁网友,通过微博定时工具轻描淡写地发布了一条消息:“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当人们看到这条消息时,走饭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时至今日,这条微博依然置顶在走饭的微博个人页面上,成为了很多网友倾诉内心的树洞,不少抑郁症患者都会在这条微博下面留言,其中,“死亡”、“解脱”、“重生”是留言中的高频词。

再来看看这组数据吧!

全世界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

全世界每年近80万人死于自杀

15—24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二大死因

男性自杀率高于女性

自杀者中,超过四成为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患者中,有65%的人想到过自杀,其中15%的人真的自杀了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产生了“自杀”这一如此激烈极端的行为?是什么让他们感到活着是如此痛苦,以至于放弃人世间的种种美好?

世界预防自杀日,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引发自杀念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抑郁症。

抑郁症不是一种情绪
而是一种疾病


有人将抑郁症形容为“心灵感冒”,然而,只有抑郁症患者知道,这种病并不会像感冒一样,休息一下,吃几次药,病就好了。


它如同摆脱不掉的梦魇,折磨着每一个被抑郁症困扰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情绪低落的时刻,这时的抑郁情绪只是大脑激素短暂的调整,而抑郁症则是激素处于长期的紊乱之中。

例如:

→ 五羟色胺: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五羟色胺含量降低,功能减弱,情绪无法保持稳定;

→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让人精力充沛,情绪饱满,但是在抑郁症患者的脑脊液、尿中去甲肾上腺素下降;

→ 多巴胺:多巴胺同样是一样能让人保持饱满精神的激素,多巴胺的缺乏会使人快感缺失,全身疲惫,心情不悦,应变能力减弱,沉闷思维迟缓。研究发现,多巴胺同样也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科学家还发现了抑郁症患者大脑的几个特征:

❶ 当一个人感到恐惧焦虑时,他大脑中央深处的杏仁核就会活跃,从核磁共振图像上来看,抑郁症患者的杏仁核区域特别闪亮;

❷ 海马体是我们大脑当中负责记忆和认知功能最核心的区域,也涉及到一些情绪功能。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出现萎缩,形成记忆衰退和认知功能障碍;

 抑郁症会影响大脑前部的眶额叶皮层,这个区域负责感知奖赏的缺失。所以,当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他们预期的赞赏与奖励时,他们更容易感到悲观失望。

很多人面对抑郁症患者,常会说出这些话:

你日子过得挺好,有什么可想不开呢?

你就是太脆弱了,就不能坚强一些吗?

而现在,你是不是有些能够理解他们?抑郁症,不是简简单单一句“坚强”就能化解的。

在因为抑郁症而自杀的人群中,其实多数并非只为追求死亡。自我厌弃,绝望感,人际关系的疏离……他们不得不用“死亡”这一方法来获得解脱。

自杀的信号


当你发现你的家人或朋友开始常常谈论起死亡的时候,你要明白,他们正在向你释放出自杀的信号。

预防自杀的最好办法就是及早识别出这些信号,并且做出正确的反应。

→ 谈论死亡 – 如果我死了,这一切就结束了...我希望你以后幸福...如果我不在了,请你...

→ 搜罗自杀工具 – 在网络上搜寻自杀方法;购买自杀工具;甚至部分自杀者会建立群组,相约一起自杀;

→ 严重失眠 – 彻夜难眠,吃不下饭,体重不断下降;

→ 对于未来感到无望 – 对任何事情都无法产生兴趣,对未来没有任何期待,感到自己已经走到绝路;

→ 自我厌弃、自我憎恶 – 感到自己毫无价值,觉得内疚、羞愧或者自我憎恶,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

→ 焦虑和狂躁 – 情绪焦虑、狂躁不安,时常哭泣,对亲人表露出留恋的态度;

→ 开始整理后事 –  比如开始写遗书、转手贵重物品;

→ 社交回避 – 什么事都躲着家人或朋友,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宁愿自己一个人待着;

→ 风险行为 – 开始酗酒、飙车或其它可能夺去他们生命的事情;

→ 突然感觉十分平静 –  一个原本情绪低落的人如果突然表现得十分安宁、快乐,那也许就意味着他已经做好自杀的准备了;


我们该如何帮助想要自杀的人?


当发现以上这些求救信号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立即行动,实施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正确的施救行动完全可以挽回一条宝贵的生命!

❶  重视以上求救信号,及时采取行动进行干预,等待只会延误救治时机;

❷ 当他与你谈论死亡话题时,不要刻意回避,大方坦然地倾听他的心事,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当他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态度时,我们更应该表达理解的态度:我能够理解你的想法,我明白你的心情...

而非不停说教:你怎么可以这样想,你这么想是不对的...

❹ 陪伴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支持。不要想着让他独自静一静,这会让他感到更加孤独。

 鼓励他向专业人士求助,如果你是他十分信任的人,可以陪他同去;

 如果你和当事人并不熟悉,尽快寻找他的家人朋友并说明情况,并向专业人士求助。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