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游泳正当时!做好这几点,谨防中耳炎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2014
关注

炎炎夏日

很多人都会选择泡在泳池里

度过一段清凉的时间

除了室内室外游泳池

还有迷人的海滨、河流和小溪……

1.png

但在享受的同时

也要预防一些风险

由于泳池加大换水频率的成本较高

一般池水都不免有污染物

这就可能会使病菌侵入耳膜

从而造成中耳炎

游泳会导致中耳炎吗?

答案:会!

游泳过程中不正确的姿势和换气,就可导致耳朵进水、鼻子呛水,通常鼓膜完整、外耳道没有创面的情况下,外耳道进水是不会引起中耳炎的。

但如果游泳过程中发生呛水,水经鼻子从咽鼓管这个通道流到中耳,引起咽鼓管肿胀,污水及细菌进入中耳腔,影响咽鼓管正常功能,使得中耳内外气压不平衡,引起咽鼓管功能不良,而形成急性中耳炎。

尤其是咽鼓管还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和成人相比较,儿童咽鼓管的走行具有“短、平、直”的特点,同样是呛水,儿童更容易把细菌带到中耳内,从而导致急性中耳炎。

2.png

得了中耳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答案:中耳炎的主要表现是:在游泳之后感觉耳朵疼痛、流脓和听力减退。

对于儿童来说,家长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小孩反映听力下降,听不清、耳鸣,或者耳膜有“咕噜咕噜”的声音。

2. 如果小孩比较年幼,可能会表现为爱抓耳朵,哭闹,尤其是晚上。

3. 本身有鼻窦炎的小孩,出现以上情况更须留意。

4. 如感到游泳后听力下降、耳内疼痛,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3.png

一般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则大多可能转为慢性中耳炎。

但对慢性中耳炎病人来讲,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让人担心的是出现颅内、颅外的并发症,危及生命。因此,中耳炎要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怎么避免游泳导致的中耳炎?

答案:正确的游泳姿势、避免呛水是预防中耳炎的主要手段。

1. 游泳前,检查耳部。

若发现耳耵,应使用耳道清洁液,不需要使用挖耳勺等工具用力在耳道内掏异物,以免损伤耳道内壁。

若有鼓膜穿孔、中耳炎等疾病,不宜游泳,以防疾病复发。糖尿病患者游泳时应特别注意卫生,以免发生坏死性外耳道炎。

2. 游泳时,使用专用耳塞。

要掌握正确的换气技巧,用嘴巴吸气,用鼻子出气,不要让水进入鼻咽部。跳水时利用外耳与水面接触,双手应先入水,游泳时需要睁眼,以此保护耳朵,减少中耳炎的发病率。

鼻子若不慎进水,应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将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擤出。以免擤鼻方法错误导致污水和微生物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中耳炎。

3. 游泳后,保持外耳道干燥。

耳道内若积水,可将头偏向一侧,使耳道口朝下,单足跳跃数次,使耳道内的积水自动流出。随后,用清洁的医用棉签蘸取耳道清洁液轻轻擦拭。

另外,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用手指、发夹、火柴梗等挖耳,以免造成外耳道损伤,引发外耳道炎。

因游泳导致中耳炎,该如何治疗?

中耳炎是一个复杂的疾病,游泳时引发的中耳炎多为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原则:抗菌+消肿+(排脓)

注意: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建议到医院的耳鼻喉科和五官科专科进行治疗。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