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擦浴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外用中药煎方法


外用中药煎煮方法

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先用猛火煎至充分沸腾1-3分钟,然后收至小火,煎30分钟后即可使用。

擦浴疗法操作方法


一、擦洗疗法操作方法

1、将煎好或泡好后的药液放至大木盆或塑料盆桶内,再加入适量温热水,水温调至40℃左右;

2、煎煮后的药物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擦洗前应再对药渣袋进行充分挤压,使存留于药渣袋中的药液充分挤出;

3、擦洗时可用软布或毛巾吸附药液(以不滴水为度),自上而下轻轻擦洗皮肤,擦洗次数为1-3遍。

二、浸浴疗法操作方法

1、将煎好或泡好后的药液放至大木桶或浴缸内,再加入适量温热水,水温调至40℃左右;

2、煎煮后的药物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浸浴前应再对药渣袋进行充分挤压,使存留于药渣袋中的药液充分挤出;

3、让患者将躯体及四肢浸泡于药液中,浸浴时可用软布或毛巾拭洗,禁用肥皂,避免强力搓洗,浸浴时间为30分钟左右;

药浴完毕后,擦干即可,无需用温水冲去皮肤上附着的药液。

三、擦浴疗法注意事项

1、煎药器具以砂锅为好,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其具有抗酸耐碱的性能,可以避免与中药成份发生反应,不能使用用铜、铁、铝锅、锡等器具。

2、感冒、饥饿、虚弱、精神欠佳者及大量出汗后不宜擦浴。

3、洗疗时室温、水温均应适宜,温浴温度以30-35左右为宜,热浴温度以40-45℃左右为宜,防止烫伤或受凉。水位不宜过高,以胸部以下不感胸憋为宜。室内温度一般为20-25℃,以患者自觉舒适为度。

4、洗浴过程中,如患者感觉不适时,应立即停止洗浴,给于相应处理。

5、孕妇及月经期不宜擦浴;皮肤大面积溃烂、感染者不宜擦浴;严重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患不宜擦浴。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