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很容易患肝癌?

一听见“癌”这个字很多人都会感到非常的恐惧。因此,了解肝癌的相关知识对我们来说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只有了解肝癌以后,我们才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据统计,目前肝癌的死亡率为20.37/10万,在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在城市中仅次于肺癌,农村中仅次于胃癌。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年龄组最高,男女之比为5:1,也就是说,年龄>40岁男性患肝癌的风险更大。这提醒我们:肝癌的防控需要引起重视。
在我国肝癌患者中,有80%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通常情况下,乙肝病毒经过及时治疗后,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若不及时进行相应治疗,在持续感染的情况下,就会发展成慢性肝炎。在这种肝脏反复炎症的状态下,病情会进一步发展,形成肝硬化。这时,发展到肝硬化程度的肝脏已经十分脆弱,有很大可能发生癌前病变,转化为肝癌。
但是由于肝癌早期表现不典型,往往被忽视,一经发现大多是中晚期,这时的治疗就已经非常困难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个人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那么,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肝癌的预防呢?
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乙肝病毒感染以后,会导致肝脏的纤维化,从而引起肝硬化,继续可发展成肝癌,从肝炎到肝癌只要两步。每年因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已经感染了乙肝或丙肝的人群会比普通人群肝癌的发生率要高。这部分人需要格外重视,建议每年进行相关检查,以避免在不知不觉中患上肝癌。
2、酗酒
有酗酒嗜好者,肝硬化的发病率很高,而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又非常深切。确切来说,饮酒不是患病的直接原因,但饮酒是致癌物的助手或推销员,能促进致癌物的致癌作用,还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另外,酒精可以刺激垂体的分泌,加快细胞分裂的速度,增加癌症发生的易感性。
3、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脏是脂肪运输的枢纽。消化吸收后的一部分脂肪进入肝脏,之后再转变为体脂贮存起来。饥饿时,贮存的体脂先被运送到肝脏,然后进行分解。长期脂肪摄入过多,来不及被代谢,就会积压在肝细胞内造成损害,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脂肪肝”。并非只有酒精性肝炎患者有患肝癌的风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也属于肝癌发生率较高的人群。有研究发现,部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不经过肝硬化阶段,可直接引起肝癌的发生。这类人群也需要提高警惕,及时治疗。
4、长期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及饮用被蓝绿藻污染的饮水
目前已经有相关数据显示,黄曲霉毒素感染与肝细胞癌发生密切相关。肝癌高发地区潮湿的气候易导致食物霉变,如发霉的花生、玉米、大米、奶制品等中黄曲霉素含量很高,因此,果仁和谷类等出现发黑、味苦,甚至有黄绿色霉菌,一定不要再吃!不管是去掉发霉部分还是经过高温,不要继续食用,而蓝绿藻主要污染水源,从而产生致癌物质。
5、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随着病情的发展,肝硬化极易演变成为肝癌。有数据显示,50%以上的肝硬化患者会发生癌变,这类患者多是具有合并症,如经常出现腹水、病情反复等情况的患者。与此同时,有50%-90%的肝癌患者同时伴有肝硬化。因此,患有肝硬化的人,需要引起警惕,积极定期检查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与治疗。
6、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目前有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与肝癌的关系非常密切,虽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肝癌遗传易感性最明显的临床特征就是家族史,即在同一个家族的数代中,有多个肝癌患者,其家族患肝癌几率高于普通家族。
如果您的家庭成员有肝癌病史,请注意定期做检查以排除肝癌发生。一旦发现肝癌,也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也更好。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无论身体好坏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肝脏检查,如肝功能全项、B超等。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