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乙肝变成肝癌,只因他做错一件事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1706
点赞量:3
关注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得肝癌!”

想到自己现如今的身体状况,曾先生后悔不已。

曾先生今年28岁,早在10年前,他就查出了乙肝。但当时身上没有任何症状,生活、工作都不影响,渐渐地他也就忘记了这事,一次复查都没做过。

直到一个月前,因为频繁肚子痛,他才想到去医院做检查。

看到检查结果显示“多发占位性病变”,医生猜测可能是肿瘤,建议他做进一步检查。

果不其然,曾先生肝上长了一个10厘米大的肿瘤。

好在癌细胞局限在肝内,没有向其他部位转移。

虽然医生很快给他安排了手术,但确诊后,曾先生每天都很焦虑,他不知道自己这次能不能熬过去。

“也许只有到这个时候,才知道生命这么脆弱!”曾先生想。

肝炎患者要密切关注乙肝病毒载量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大家熟知的“乙肝三部曲”。

数据显示,我国原发性肝癌90%以上都是HBsAg阳性的乙肝患者,近1/3的乙肝会转变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又有约3-6%会恶化为肝癌。

阻断肝癌三部曲的关键,就是乙肝病毒载量

“乙肝病毒载量是反映肝脏病毒的数量以及活跃程度的关键指标,病毒越多、复制得越快,病情越容易向肝硬化甚至肝癌进展。”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郑树森院士介绍。

病毒数量难以用肉眼区分,这就需要乙肝患者定期复查,才能及时了解病情进展,防范于未然。

一般建议乙肝病毒感染者至少每6个月做一次检查,包括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载量等。

肝癌发病十分隐秘

最新数据显示,肝癌已经位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的第四位,而且,肝癌在癌症死亡率中位居第二位。

肝癌之所以死亡率这么高,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是一个“沉默的器官”,发病十分隐秘。

“肝脏上没有神经,你不会感到疼痛,很多肝癌患者发现已经是末期,无法治疗了……”一个肝癌患者曾这样描述。

根据估算,70%~80%的肝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

因为,肝脏的痛感神经不敏感,发病早期一般没有特异性症状,等到出现腹痛、黄疸症状时,多半已到中晚期。

而且,很多肝癌患者在患病初期,肝功能并没有明显的损伤,所以有时候连体检都很难发现。

一旦到了晚期,临床上并没有特别好的处理办法,只能静静等待肝移植。

预防肝癌,三件事要提前做好

肝癌不仅影响本人寿命,还会影响家庭幸福,所以大家一定要正视疾病,早做预防。

预防肝癌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预防乙肝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婴、血液和性接触进行传播。

另外,日常生活中,剃须刀、共用牙刷、修足、文身和打耳洞等行为也会造成乙肝、丙肝的传播。

因此,上述这些高危人群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杜绝医源性传播。

第二,戒酒

由于我国“无酒不成席”的传统,喝酒就成了肝癌的主要诱因。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也在 2017 年发表声明,明确指出:酒精是重要致癌因素,其中就包括肝癌。

除了危害肝脏健康,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增加血压水平和脑卒中发病风险。

喝多少酒才不会伤身?对此,《柳叶刀》对全球2800万人做了具体研究,结果发现,只要喝酒就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研究人员指出,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建议滴酒不沾。

第三,定期体检

大部分的癌症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发病前都会经历癌前病变,如肝癌的癌前病变就是肝硬化。

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患者的康复几率会高很多。如果等到末期才发现,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会相对地增加,而且治愈率很低。

一般来说,每人每年进行一次普通体检即可。

如果指标有异常,建议进一步做详细检查,找到问题及时解决。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而言,即便没有其他症状,也要定期做复查,才能避免肝癌“敲门”。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