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知多少?现在要不要打?

疫苗的分类您知道吗?

1、按照疫苗的性质划分,可分为单苗和联苗。单苗是一苗防一病,联苗就是多面手,可以一苗防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疾病。联苗可以减少接种剂次、减少潜在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有节约时间成本、减少接种次数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

2、按照制作工艺划分。

第一代疫苗:可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需要的抗原量相对较少但残余一定活性,更高效,但对免疫缺陷的人群是接种禁忌。而灭活疫苗活性完全丧失,需要的抗原量相对较多,接种灭活疫苗的剂次往往比减毒疫苗要多。

第二代疫苗:亚单位疫苗和重组基因疫苗。亚单位疫苗是通过蛋白质水解,提取、筛选具有免疫活性蛋白质片段制成疫苗。亚单位疫苗相较全病毒疫苗来说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更好。但因其特性,降低了疫苗的免疫原性。此外,亚单位疫苗可能发生抗原变性,导致产生的抗体失效。重组基因疫苗:将病毒内能够诱导免疫反应发生的基因片段植入到工具细胞中,规模化的生产我们所需要的蛋白质,再收集、纯化这些蛋白质后就可以制成重组基因疫苗。

第三代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是将病毒中能够诱导合成具有免疫原型的蛋白质或亚单位的基因片段嫁接到没有致病性或致病性极低的病毒中,该载体病毒携基因片段进入人体,就能够诱导免疫反应的发生。核酸疫苗又称基因疫苗,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核酸疫苗是将决定病毒或细菌免疫原性的遗传物质直接导入人体,依靠人体自身细胞来产生抗原,并激活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两者的区别是DNA是先转录成mRNA再进行抗原蛋白质的合成,mRNA则是直接合成。目前在研的新冠疫苗大多属于mRNA疫苗。mRNA疫苗作为目前最新的疫苗生产技术,优势明显。不用依赖细胞扩增,制备工艺简单、研发周期短,疫苗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但它也存在一定弊端,由于mRNA极易降解,需借助特殊载体送达体内,并且对运输和储存要求也非常严格。

1、很多人常常疑问流感疫苗要不要打?

在之前的推文中我们了解到流感不等同于感冒,流感容易急性发病,通常伴有高热、寒战。除此之外,还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喉咙痛、鼻塞。有时还会伴有全身症状。

流感疫苗的作用机理为:通过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抗体,从而在接触病毒时有效减少感染的几率或减轻症状。

2、很多人常常疑问每年都需要打流感疫苗吗?

因为流感病毒不断变异,每年的流感疫苗都会根据全球流感监测数据更新。按照疫苗所含组份,分为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科学家将根据预测的主流病毒株选择疫苗组分。

3、很多人常常疑问何时打以及补打还来不来得及?

通常来说,疫苗通常在接种后两周开始发挥作用,接种流感疫苗后抗体保护水平至少可维持6个月。因此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免疫接种,如秋季早期,以确保在流感季节到来之前建立免疫力。整个流行季节的任一阶段接种疫苗都是为时不晚的,让机体产生保护力。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