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科普

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的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可预防、治疗的疾病,以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气流受限为临床特征。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慢阻肺。

二.慢阻肺高危人群有哪些?

1、年龄≥35岁;

2、吸烟或长期接触“二手烟”污染;

3、患有某些特定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

4、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5、直系亲属中有慢阻肺家族史;

6、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尤其是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污染的地区;

7、长期从事接触粉尘有毒有害化学气体、重金属颗粒等工作;

8、在婴幼儿时期反复患下呼吸道感染;

9、居住在气候寒冷、潮湿地区以及使用燃煤木柴取暖;

10、维生素A缺乏或者胎儿时期肺发育不良;

11、营养状况较差,体重指数较低。

三.为什么会得慢阻肺?

影响慢阻肺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1、个体易感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增加慢阻肺发病的危险,即慢阻肺有遗传易感性。

2、环境因素:

吸烟、天气状况、室内外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等因素与慢阻肺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年龄、性别等遗传性因素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改变自身行为及减少环境暴露预防慢阻肺的发生发展。

四.慢阻肺怎样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阻肺的核心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急性病加重的风险。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以缓解气喘、气促等症状;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抗胆碱能药物可以减少黏液分泌,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

2、氧疗:对于低氧血症的患者,需要进行家庭氧疗或住院氧疗。氧疗可以改善低氧血症,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3、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对于慢阻肺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呼吸训练、运动训练等。通过康复治疗,患者可以提高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力。

4、戒烟:戒烟是治疗慢阻肺的重要举措。戒烟有助于缓解症状、降低病情发展速度、缓解病情恶化。

五.慢阻肺的预防及健康管理

目前,慢阻肺尚无有效的根治手段,但它是可预防、可治疗的慢性疾病,其防治核心在于“早诊早治、长期管理”。

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如果您吸烟,为了自己的健康,请尽早戒烟;如果您不吸烟,请保护自己的健康,避免接触二手烟、三手烟。

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为了尽早发现慢阻肺,需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应包含肺功能检查,呼吸疾病高危人群需及时开展肺功能检测筛查。

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

慢阻肺患者应该加强身体锻炼、提升肺功能;关注天气变化,注意保暖;避免吸入危害性颗粒物;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在医生建议下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