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支招:如何早期识别慢性PAD?实用攻略在此!
“双腿无力、行走困难,你是否想过这可能是慢性PAD周围血管疾病的信号?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慢性PAD周围血管疾病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那么,如何才能早期识别这种疾病呢?
一、了解慢性PAD周围血管疾病的基本概念
慢性PAD周围血管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简称PAD)是一种动脉硬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肢体血液循环不畅。该病常见于年龄大于50岁的中老年人,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逐渐上升。据美国心脏协会(AHA)数据显示,美国约有200万人患有慢性PAD周围血管疾病。
二、慢性PAD周围血管疾病的危害
影响生活质量:患者可出现行走困难、下肢疼痛、跛行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慢性PAD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较高,可能导致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后果。
截肢风险:病情恶化时,可能需要截肢以缓解症状。据统计,约15-20%的慢性PAD周围血管疾病患者最终需要截肢。
三、早期识别慢性PAD周围血管疾病的迹象
1、间歇性跛行:患者在行走过程中,出现下肢疼痛、乏力等症状,休息后可缓解。这是由于动脉狭窄导致肢体缺氧所致。
2、下肢不适:患者可出现下肢酸胀、疼痛、麻木等症状,尤其在夜间或久坐后加重。
3、足部皮肤变化:足部皮肤变薄、颜色变浅,甚至出现溃疡或坏死。
4、脉搏减弱或消失:在病变动脉处触诊,可能触及不到脉搏。
5、肢体温度降低:病变部位的皮肤温度较低,与正常部位相比有明显差异。
四、如何预防慢性PAD周围血管疾病?
控制危险因素:戒烟、降低血压、血糖和血脂,保持健康的体重。
规律锻炼: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均衡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下肢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治疗异常。
早期识别慢性PAD周围血管疾病至关重要。通过了解疾病症状、控制危险因素、积极预防,我们可以降低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如有疑虑,请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Albersen, M., Hoekstra, J., & Pijls, N. H. (2013).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1(1), 1-20.
[2] Hiatt, W. R. (2009).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50(5), 1509-1518.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