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交替心血管病患者增加三成,如何防治?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2375
点赞量:1
关注

近期,受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影响,全球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快速上升,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疫情形势严峻复杂。3月份气温逐渐回升,但天气时寒时暖,气温波动大,气温骤变也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在此特别提醒,一旦出现心前区不适等异常情况,务必及时就医。

为何冬春高发心血管病

冬春交替时期,气候干冷多变,两季气候特点反复更替,在这种乍暖还寒、温度波动频繁的气候下,血管的收缩和舒张状态失衡,引发冠状动脉异常收缩或痉挛、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极易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发生。此外,血管收缩还可导致血压增高,诱发心脑血管急症。

尤其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加之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许多人赶场似的聚餐,以及接亲待友的忙碌,常规药物服用不规律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节假日人们会因为团聚、出游等各种原因,拖延了治疗时间。造成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许多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急性房颤等)、甚至心脏骤停的患者来诊。所以冬春交替季节严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如何防治?

那么冬春交替季节如何防治心血管疾病呢?以下这些要点要牢记:

避免受寒 受寒容易诱发感冒,而感冒、呼吸道感染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同时寒冷刺激是诱发心绞痛发作的重要因素,所以一定注意及时增加衣物。

合理饮食 努力保持饮食清淡,提倡低盐低脂饮食,成人每人每日摄盐量宜小于6克,多食用含膳食纤维充足的食物。避免饱餐、暴饮暴食。

避免过劳 工作、生活中的各项活动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因为过劳而加重病情。按时起居,保证睡眠。

适当运动 早春季节晨间仍然寒冷,空气质量差,是雾霾较为严重的时段。在10时-15时这个时段锻炼为宜。

规范用药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按时、规范用药,切勿随意自行停药或加药,并要根据气候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控制各种慢病的复发,按照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的建议规范用药,使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

如何判断?

及时就诊是防止疾病加重的重要措施。不要试图拖延,以免延误病情。一旦出现有胸痛、气促、乏力、心悸、头晕、头痛、浮肿、晕厥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老年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症状具有不典型性,只要患者出现心前区不适等异常情况,特别是那些高龄、患糖尿病的患者,仅有胸闷或轻微的心前区不适感,或是腹痛、烦躁或咽部紧缩感,或仅有出汗和不能解释的疲乏,或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一定要及时送医,千万别掉以轻心。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