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流口水正常吗?

流口水在新生儿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宝宝在一定年龄阶段出现流口水,妈妈不需要担心。但是,若宝宝过了正常流口水时期,还大量流口水的话,妈妈们就需要注意了,它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宝宝流口水是分年龄阶段的
0~3个月:不会流口水
这个阶段的宝宝唾液腺还不发达,而且只吃母乳或奶粉,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因此分泌的唾液就比较少,宝宝几乎就不怎么流口水。
4~6个月:开始流口水
此时,宝宝的唾液腺的发育和功能已经得到逐步完善,这个时候宝宝的饮食中也会开始添加一些米粉等含淀粉成分的辅食,它们会刺激宝宝的唾液腺分泌唾液,所以宝宝就开始流口水啦!
7~12个月:口水增多
宝宝一般会在7个月左右开始长人生第一颗乳牙,牙齿在萌出生长时期会刺激牙龈神经,进而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增多,加上宝宝的吞咽功能还不健全,口水自然就流出来啦。此外,这个阶段的宝宝会特别吃手,那是因为吃手可以缓解长牙时的不适症状。因此,周岁以内的宝宝吃手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行为。
1岁~2岁:停止流口水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吞咽能力会逐渐的增强,牙齿也会逐渐长齐,口腔容积深度增加,宝宝流口水的情况会逐渐好转,直到牙齿全部长齐,不会再流口水。
虽说宝宝流口水大多数是正常现象,但是有时宝宝生病了,也可能引起流口水,尤其是宝宝早已过了流口水的正常时期时,妈妈们一定要要警惕了!
宝宝流口水,也有可能生了这几种病
口腔溃疡
宝宝患有口腔溃疡时会刺激唾液的分泌,口水就会增多。妈妈们平时一定要经常检查宝宝口腔内是否健康,有没有出现溃疡,因为宝宝不会说话,不能自己表达,所以妈妈就要多用心了。尤其是发现宝宝老是喜欢舔嘴巴里的某个地方时,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口腔溃疡。
喉咙发炎
宝宝喉咙发炎会导致喉咙肿大,降低宝宝的吞咽能力,导致流口水增多。通常情况下,宝宝也会伴随其它症状出现,比如发烧、咳嗽等,妈妈们一定要多加观察和注意孩子的健康。
病毒感染
孩子若感染上手足口病、水痘等病毒,会导致口腔内出现溃疡或破裂,宝宝会因害怕疼痛而吐出口水。
神经系统疾病
一般情况下,宝宝正常流口水时期在3个月到2岁左右。但是若2岁以后,宝宝仍然流口水,且伴随着其它异常症状,如语言发育迟缓、不能走路等情况,妈妈就一定要格外重视了!
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宝宝可能患了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如智力障碍、面部神经麻痹、?脑瘫或先天性痴呆等。
宝宝经常流口水,需要这样护理
1.保持口腔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宝宝的皮肤非常嫩和脆弱,若经常流口水还不及时处理掉,则很容易患上湿疹。发现宝宝口水流出来时,要用专门的擦婴儿的纸巾擦掉,因为它质地柔软,不会伤及到宝宝的皮肤。
还要注意多清洗被口水打湿的皮肤,然后抹上婴幼儿专用的护肤霜来保护宝宝皮肤,让宝宝的脸部、颈部保持干爽。
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也要经常清洗,宝宝的枕巾、被子等处,也要注意勤换洗,防止细菌滋生。
2.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宝宝咀嚼能力比较弱会导致口水增多流出,此时需要采取措施来增加宝宝的咀嚼能力。如可以给孩子适当吃些辅食,给予其牙胶、磨牙棒或磨牙饼干等按摩牙龈,喂饭的时候多使用勺子等这些都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力。
3.不要随意捏宝宝的脸蛋
宝宝胖嘟嘟的脸蛋,让很多人都有想捏一下的冲动。但是由于脸颊部有唾液腺,经常触碰则会对唾液腺造成反复刺激,导致宝宝口水分泌增多。
4.勤给宝宝修剪指甲
妈妈有时候会发现宝宝脸上会出现不明来源的抓痕,其实那是宝宝自己的“杰作”,当脸上痒痒时,宝宝会去挠,而且下手不知轻重,皮肤又太嫩,导致伤到自己。所以,妈妈们就要经常给小宝宝修剪指甲啦,以免他们伤到自己。而且指甲内含有很多污垢,宝宝爱吃手,可能会导致病从口入,口水流更多。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