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的“降压”管理,不同类别降压药物如何选择?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高,水肿,尿蛋白,可伴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或功能衰竭,分类包括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既往治疗将解痉放在第一位预防子痫抽搐,但现在认为有效的血压控制是预防出现子痫、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考虑胎儿安全和胎盘循环问题,选择什么降压药物,什么时机开始降压,以及降压达到的目标都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展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降压专题学习。
01
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及评估
血压测量方法要正确:孕妇至少安静休息5min;坐位或卧位、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右上肢血压;袖带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1.妊娠期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同一手臂至少2次测量的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首次发现血压升高者,应间隔4h或以上复测血压,如2次测量均为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
严重高血压:SBP≥160mmHg和(或)DBP≥110mmHg者,间隔数分钟重复测定后即可以诊断;
重度高血压:SBP≥160mmHg和(或)DBP≥110mmHg;
高血压急症:重度高血压如急性发作、持续>15min;
白大衣高血压:诊室血压高(≥140/90mmHg),而家庭血压<130/80mmHg;
正常24小时动态血压定义:全天平均<130/80mmHg,白天平均 <135/85mmHg,夜间平均 <120/70mmHg。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尿蛋白检测阴性;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SBP≥160mmHg和(或)DBP≥110mmHg;
子痫前期-子痫:妊娠20周后孕妇出现高血压,伴有下列任意1项:尿蛋白定量≥0.3g/24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随机尿蛋白≥(+);
无尿蛋白但以下1种脏器或系统受累: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或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异常改变,胎盘-胎儿受到累及等;
重度子痫前期:血压和(或)尿蛋白水平持续升高,或孕妇器官功能受累或出现胎盘‐胎儿并发症:
(1)血压持续升高不可控制: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2)持续性头痛、视觉障碍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3)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及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表现;
(4)转氨酶水平异常:血丙氨酸转氨酶(ALT)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升高;
(5)肾功能受损:尿蛋白定量>2.0 g/24 h;少尿(24 h尿量<400ml,或每小时尿量<17ml),或血肌酐水平>106μmol/L;
(6)低蛋白血症伴腹水、胸水或心包积液;
(7)血液系统异常:血小板计数呈持续性下降并低于100×109/L;微血管内溶血,表现有贫血、血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或黄疸;
(8)心功能衰竭;
(9)肺水肿;
(10)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胎死宫内、胎盘早剥等。
子痫: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强直性抽搐;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孕妇既往存在高血压或在妊娠20周前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表现为急性严重高血压;
•或妊娠20周后首次发现高血压但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
•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前无蛋白尿,妊娠20周后出现尿蛋白;
•有蛋白尿,妊娠20周后尿蛋白量明显增加;
•血压进一步升高等上述重度子痫前期的任何1项表现。
其他需动态监测及早期识别:“白大衣高血压”、短暂性或一过性高血压,单项蛋白尿、胎儿生长受限、血小板下降,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指标异常。
02
降压药分类及妊娠期药物选择
1.降压药物分类:
(1)利尿剂(噻嗪类)
(2)肾上腺素能阻滞剂
α受体(唑嗪类)
β受体(洛尔类)
(3)钙拮抗剂(地平类)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沙坦类)
(6)交感神经抑制剂:甲基多巴
2.妊娠期用药要安全&有效
妊娠期应避免应用药物有利尿剂、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II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不同程度的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
利尿剂:会减少母体血容量,常造成不良围产儿;大剂量使用可致胎儿血小板减少,干扰胎儿凝血机制,有出血风险。
肾上腺素能阻滞剂:α受体类(如哌唑嗪),因临床应用经验积累较少,应慎用。β受体类(代表药普萘洛尔)与胎儿宫内缺氧、低出生体重和围产期死亡率增加有关,不宜用于妊娠高血压的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II受体拮抗剂:在妊娠前3个月,胎儿暴露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会增加严重先天畸形的风险。
妊娠期可以应用药物:拉贝洛尔、甲基多巴:是妊娠期常用的降压药物、安全。
拉贝洛尔:是一种新的三代β受体拮抗剂和α1受体拮抗剂。拉贝洛尔的降压作用可通过拮抗α1受体使血管舒张及活化β2受体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而心输出量则无明显的降低,母体心率及胎盘血流灌注也没有明显改变。妊娠期应用与致畸性并无明显关系。
硝苯地平、尼莫地平:是钙拮抗剂,治疗妊娠高血压时疗效明显,而且使用简便、安全。没有实验数据说明这类药物有致畸、降低胎儿血压或改变子宫胎盘血流的作用。
肼屈嗪:能直接扩张周围血管,以扩张小动脉为主,降压作用强,降低外周总阻力而降压,可改善肾、子宫和脑的血流量,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表1:不同国家推荐的妊娠期降压药物选择

3.降压时机、目标和原则
降压前要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高血压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有无脏器受损;发病孕周;既往治疗情况。
降压目的: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压可使发展为重度高血压风险减半,预防心脑血管意外,预防胎盘早剥从而改善母婴结局。
降压原则:平稳;不低于130/80mmHg;紧急降压:严重高血压、发生器官损害如急性左心室功能衰竭;降压幅度不能太大,平均动脉压(MAP)的10%-25%为宜,24-48h达到稳定;个体化。
表2:不同国家的降压启动时机及目标血压

03
降压分层管理
1.妊娠期高血压:
饮食和生活方式;门诊治疗;酌情降压;
2.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处理住院:
孕妇SBP≥160mmHg或DBP≥110mmHg时为急症;
✦硫酸镁:用于重度子痫前期预防子痫,重度子痫前期临产前,不作为降压药物;
✦镇静:硫酸镁无效或有禁忌症时;
✦利尿:子痫前期者血容量降低,因此最好避免利尿治疗,出现全身水肿、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或若存在少尿可考虑予以低剂量呋塞米;
•促胎肺成熟;
•选择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
3.子痫:
硫酸镁治疗抽搐;降低颅压;积极控制血压在160mmHg/110mmHg以下;纠正酸中毒;终止妊娠。
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者:
动态监测血压变化,以降压治疗为主;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
5.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者:
✦兼顾慢性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治疗;
✦伴发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征象者按重度子痫前期处理。
04
紧急降压方法
1.未使用过降压药物者,首选口服,每10-20分钟监测血压,2-3次后效果不显立即改用静脉给药;
2.若是在使用口服降压药物过程中出现了持续性重度高血压,应该考虑使用静脉降压方法;
3.降压达标后,仍需要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如1 h内每10分钟测量1 次,以后每15分钟测量1次维持1h,再每30分钟测量1次维持1h,接着每1小时测量1次维持4 h)。
05
降压中母儿监测
1.母亲监测
✦体重、尿量变化;密切观察自觉症状:如腹痛、阴道出血。上腹部疼痛、神经系统症状等评估病情及严重并发症出现;
✦监测血压调整药物;
✦监测眼底、重要器官的功能、凝血功能,血脂、血尿酸水平,尿蛋白定量和电解质水平等的检查;
✦应用硫酸镁监测镁离子、钙离子情况;
✦及时评估病情,停用或启用硫酸镁。
2.胎儿监测
✦ 胎动变化、胎心率、脐血流、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和羊水量。
06
常用降压药物使用方法
表3:妊娠期常用口服药物使用方法

表4:妊娠期常用静脉药物使用方法

07
总结
✦为预防严重高血压及并发症,积极降压治疗
✦降压药物:
起始药物首选: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甲基多巴;高血压急症选择硝苯地平片
禁用药物:ACEI/ARB类
✦口服药物及时、规范应用
✦尽量单一用药,效果欠佳联合用药,若需联合用药,短效+长效结合,根据血压波动的时间调整用药时间
✦根据孕妇不同适应症选择不同静脉用药,住院病人如果已经口服药物降压,再次出现重度高血压,可不用选择口服硝苯地平片,直接静脉降压
✦硝普钠为最后选择的药物
✦降压过程中做好母儿监测
参考文献:
[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中华妇产科杂志
[2]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指南2019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