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教师节 | 慢性咽炎是困扰老师的“职业病”,如何改善不适?

你知道吗?
一名人民教师,平均每天要不断讲课180分钟;
每节课45分钟的时间里,大概需要擦黑板5~6次,每天累计吸入的粉尘量高达20克。
三尺讲台、莘莘学子,老师们半生辛劳皆为此,明天就是“教师节”了,在我们“感恩老师,辛勤园丁”的同时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90%以上的教师患有咽喉疾病,慢性咽炎已经成为教师的“头号职业病”。
什么是慢性咽炎?如何进行预防与治疗?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给辛勤工作的老师们送上健康护嗓的科普知识。
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容易形成慢性炎症
当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且拖延了治疗,就会引起咽腔黏膜的慢性炎症。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出现了慢性炎症,是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
当患上慢性咽炎后,患者自觉咽部有不适感,干、痒、胀、分泌物增多,常常会觉得恶心,有干呕,咳嗽不出来,吞不下去,非常难受。
慢性咽炎的症状在说话的时候表现更明显,因此慢性咽炎对老师的伤害更为严重,当大声讲课、吸入粉笔尘沫,都会刺激咽炎,频繁引起干呕和疼痛。
三尺讲台辛勤园丁,更容易患上慢性咽炎
与其他职业的人群相比,老师们更容易患上慢性咽炎,主要是因为:
①长时间讲课,用嗓过度
教师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职业,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上大声讲课,长期用嗓过度,会造成咽喉部位过劳充血,引发急性咽炎,疏于治疗又会拖延成慢性咽炎。
②过多吸入粉尘
在讲课的时候,需要在黑板上粉笔板书,一节课下来至少要擦黑板4~5次,这样就导致吸入过多粉尘,再加上空气不流通,咽喉自然变得不健康。
③长期熬夜,免疫力下降
备课、批改作业,会让教师们经常熬夜,身体常驻细菌平衡被打破,免疫力下降,再加上气温等环境的变化,会让慢性咽炎病情加重。
需要警惕的是,很多老师对慢性咽炎不重视,往往随便吃点药了事。长期往复,咽炎的症状得不到有效解决,出现长时间水肿和充血情况,如果此时再加上烟酒等刺激,很容易发生癌前病变。
科学防治慢性咽炎,告别“干痒痛”
作为一个传授知识的“辛勤园丁”,虽然不能避免每天讲课,但也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来预防慢性咽炎,缓解咽炎的症状。
1、科学发声,避免咽喉太用力,在讲课的时候根据声音的高低适度打开口腔,放松下颚和舌根,尽量用头部共鸣腔,减少喉部的单纯发声。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粉笔板书的时候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的时候建议戴口罩,减少粉尘的吸入。
3、戒烟限酒,少吃辛辣食物,教师本身用嗓就多,烟酒、辛辣刺激的食物很容易加重慢性咽炎的症状。
4、多喝水,常润喉,养成上课喝水的习惯,少量多次,每次让水在咽喉位置多停留一会,必要的时候服用一些润喉片。
5、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如果有鼻窦炎等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
除此之外,如果出现嗓子疼、声音嘶哑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切勿延误病情,女教师如果处在生理期,此时身体免疫力低,应该避免过度用嗓。
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传道授业解惑,他们是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在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在对他们表达崇高敬意的同时,也关心他们的健康,希望他们保护好嗓子,远离慢性咽炎的困扰。
参考资料: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咽喉组.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51(5): 324-326.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