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哮喘 从认识哮喘做起

一.哮喘是一种什么病?

(1)指南定义:

国际权威组织对哮喘的解释,GINA,即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将哮喘定义为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有气喘、呼吸急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

我国的权威组织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在最新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指出,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2)疾病本质:

哮喘其实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当遇到过敏原、气温变化等刺激时,炎症反应会加重并引起急性发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病”。

当哮喘发病时,气道会变得狭窄,气道壁增厚,导致气管的内腔变得狭窄,粘液过度分泌会堵塞气道。

二.哮喘是如何被诊断的?

(1)症状: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是哮喘常见的症状,医生会根据哮喘的这些常见症状去判断,这些症状可能会由环境中某些因素诱发,治疗后可以缓解或者自行缓解。

但是,并不是所有哮喘患者都会有这些症状,出现上述症状也不一定是哮喘,比如,可能有些哮喘患者仅有咳嗽症状。

(2)肺功能;人体的整个呼吸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将外界的氧气吸入肺泡,又将储存在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个过程称为通气。

进入肺泡的氧气通过肺泡毛细血管基底膜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到肺泡,这个过程是换气。

细胞将从血液中得到的氧气进行代谢,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到血液,这个过程即是氧的利用。

临床上的肺功能测定方法基本限于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检测,而最常用的是肺的通气功能检测。

(3)过敏原:过敏原是能够使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物质,多数哮喘是因为接触了过敏原才发作的。常见的过敏原有:尘螨、花粉、动物毛屑、食物、药物等。通过过敏原检测可以发现引起哮喘的过敏原,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可以减少哮喘的发作。

三.什么人会得哮喘?

研究发现,哮喘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疾病,遗传度约为70%-80%。如果您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或者哮喘,患病的危险性将会远远高于正常人。而如果您有过敏性鼻炎、湿疹,患哮喘的几率也会增加,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生哮喘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约4-20倍。此外,哮喘的发生还与人体的免疫状态、精神心理状态、内分泌和健康状况等一些因素相关。

四.哮喘有哪些危害?

哮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一项对4805例亚洲哮喘患者调查显示,51.8%的哮喘患者运动和休闲活动受到影响,因哮喘而无法进行正常体力活动的患者占到了46.8%,28%的哮喘患者就业机会受到了限制,38.2%的哮喘患者社交活动受到影响,38.3%的患者因哮喘而改变自己原来生活方式,而33.2%的哮喘患者不能进行正常家务劳动。

当哮喘急性发作时,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很可能危及生命。哮喘急性发作时,气促、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会突然发生,或者原有症状急剧加重,通常会伴有呼吸困难。此时,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很容易因为来不及抢救而失去生命。

哮喘如果长期控制得不好,长期反复发作,慢性炎症使气道结构发生改变,由可逆的气流受限发展成不可逆性的气流受限,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还可能会累及心脏,导致肺源性心脏病。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