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验血检测早期肝癌了,是真的吗?

肝癌是造成全部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恶性程度高,发现时基本就是晚期,主要原因是肝脏很强的代偿性,所以患病早期很难检测出来。
最近,就有研究团队在肝癌诊断上有了新的突破。
或可通过糖结构来检测肝癌
糖是我们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同时它也是癌细胞的营养物质,那是不是可以通过检测糖来诊断癌症呢?
对此,美国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想根据糖结构来区分肝细胞癌的亚型。
为此,他和同事使用了一种脂质组学的成像技术对不同的肝细胞癌样本的糖结构进行了成像。
根据成像数据,研究人员发现糖结构的差异能够指示不同的肝细胞癌类型。
比如,侵袭性很强的肝细胞癌亚型1样本的N-糖基化过程已经失调。
同时,他们还发现岩藻糖与肝细胞癌亚型1有密切联系。
当然,这只是初步研究,是否能用糖结构来诊断肝癌,还需要大量的样本来进行验证。不过,这也是专家们下一步可以研究的方向。
想确诊肝癌,还有这些办法
甲胎蛋白:
血清甲胎蛋白(AFP)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血清学指标。
血清 AFP ≥ 400μg/L,排除妊娠、慢性或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以及消化道肿瘤后,高度提示肝癌。
异常凝血酶原:
这是一种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II诱导的蛋白质,又称PIVKA-II。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DCP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因此DCP逐渐地作为肝癌筛查和诊断的指标用于临床诊断。
肝脏超声:
超声检查因操作简便、实时无创、移动便捷等特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
常规肝脏超声可以敏感地检出肝内占位性病变,可鉴别其是囊性或实质性、良性或恶性,并观察肝内或腹腔内相关转移灶、肝内血管及胆管侵犯情况等。
穿刺活检:
具有典型肝癌影像学特征的肝占位性病变,符合肝癌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
穿刺活检可对明确病灶性质、肝病病因、肝癌分子分型、为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病理学诊断:
通过病灶活检或手术切除组织标本,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肝癌。
准确度高,被奉为肝癌确诊的“金标准”。
注:此文章仅用于大众获取健康方面的知识,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到医院咨询医生,药品服用请遵医嘱。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