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心脏在“求救”?科学防治房颤有方法
你是否有过心跳加速、心慌意乱的经历?这可能是房颤在作祟。房颤,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正悄然成为威胁我国心血管健康的一大“凶手”。
房颤,学名“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风险。近年来,全球房颤发病率剧增,我国已成为房颤患病大国。
房颤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心脏结构异常、年龄增长、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等。它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长期房颤患者中风的风险是正常人的五倍,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那么,房颤有哪些症状呢?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气促、头晕、胸闷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心脏骤停、晕厥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房颤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患者甚至毫无察觉。因此,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诊断房颤至关重要。
诊断房颤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发作时做个心电图即可,不需要高精尖或者昂贵的设备。房颤的症状因人而异,不少患者是在入院治疗脑卒中时才发现自己患有房颤。如果有心慌不适、脉搏时慢时快、强弱不等、没有规律,或者胸闷气短、眼前发黑甚至晕倒……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做心电图,必要时做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明确自己是否存在房颤。
确诊房颤后,患者应及时采取治疗。目前,房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等。药物治疗通过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缓解症状;射频消融则通过消除心脏异常结构,从根本上解决房颤问题。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
预防房颤,从生活习惯做起。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保持健康饮食,减少饱和脂肪、盐分的摄入;增加有氧运动,每周建议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戒烟限酒,避免刺激性饮料;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压力。
总之,房颤不容忽视,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关注心血管健康,从现在开始!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