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心脏,一文了解慢性冠心病
冠心病——隐形的“心肌”杀手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名为“冠心病”的疾病,它像隐形的杀手,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心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已超过千万,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同样在逐年攀升。《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2》指出,冠心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什么是冠心病?它为何如此可怕?我们又该如何防治呢?
冠心病:心肌的“供血不足”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使心肌供血不足而引发的一种心脏病。这种疾病的发病过程通常较为缓慢,因此被称为“慢性冠心病”。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肌梗死或猝死。
慢性冠心病的“蛛丝马迹”
慢性冠心病的发病初期往往症状不明显,但并非无迹可寻。一些细微的变化可能正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警告。例如,运动后出现的胸闷、气短,可能是心肌供血不足的表现;莫名的乏力、头晕,可能是心脏泵血功能减退的征兆。此外,慢性冠心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休息后得到缓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加重。
防治慢性冠心病:从生活习惯做起
防治慢性冠心病,首先要从改善生活习惯做起。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运动锻炼等,都是降低冠心病风险的有效方法。同时,保持平和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也有助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药物治疗:慢性冠心病的“得力助手”
对于已经确诊的慢性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医生会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延缓病情进展。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应遵医嘱,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手术治疗:慢性冠心病的“最后防线”
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患者病情较重时,手术治疗成为慢性冠心病的最后防线。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是常用的手术方法。前者通过移植血管绕过阻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后者则通过导管在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撑开狭窄的血管。手术治疗虽然风险较高,但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冠心病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它对我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通过了解冠心病的发病原理、识别早期症状、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防治冠心病。让我们关爱心脏,远离冠心病的困扰吧!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