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太热,真会出人命!温度升高1度,心血管疾病增加17.3%,甚至引发猝死

健客医生官方号
关注

连日来,各地纷纷进入了气温飙升的季节,北京连续几天40℃高温天气,正式被调侃为“哪吒”:脚踩“风火轮”上班。

在高温天气里,全身的血管会扩张,血液变得黏稠,对于脆弱的心血管病的危险人群来说,已经进入真正的“高危时刻”。

高温让心脑血管事件飙升

每年从6月开始,心脑血管疾病进入了高发期,并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高温天气结束。

《环境与健康》期刊中有一篇研究,收集了2004~2006年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急诊科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的气象资料,研究发现,气温每升高1℃,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增加了17.3%

高温天气除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影响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有影响,夏季最高气温持续≥36℃称为高温期,研究同时发现,高温期心脑血管疾病的总平均死亡数、女性、男性平均日死亡数均显著高于非高温期。

为什么高温天气会让心脑血管急症高发?

心脑血管急症主要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和脑卒中等,高温天气下导致心脑血管急症的高发主要由于这3种原因。

1)血液循环加快

高温天气会导致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心脏供血增加,心率加速和血压升高等。这些变化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太大的威胁,但如果本身存在“三高”等风险的人群,高温天气下更容易发生心脏病和脑中风等。

2)汗液流失让血液粘稠

炎热的天气下,人体出汗增多,水分蒸发量变大,这样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变得粘稠,如果本身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会容易引发缺血堵塞等心脑血管急症。

3)冷热交替刺激

夏天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对着空调直吹、大口的喝冷饮和冲冷水澡,这样交替的冷热刺激会导致身体的血管收缩和痉挛,从而容易出现头晕和呕吐等症状表现。

警惕相关危险症状的出现,避免发生猝死

母庸质疑,心脑血管急症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猝死,为了防止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猝死事件的发生,应该在发病后的1个小时内,捕捉到细微的信号,避免急性事件的发生。

这些猝死前的信号包括:极度的胸痛、胸闷,突发的严重心悸或心律不齐,严重的呼吸困难,突发的剧烈头痛,意识丧失和叹气样呼吸等等。如果出现这种猝死前的信号,应该及时就医,必要的时候服用速效救心丸。

最后,需要叮嘱大家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遵医嘱坚持疗程用药,不要随意停药,有些患者在夏天的时候发现血压降下来了,认为就可以停药了,这种观点要不得。实际上降压药或者降脂药,同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的作用,按时服药可以避免心脑血管急症的发生。

参考资料:

1.高温天胸闷可别拖-健康时报 电子报刊

2.高温酷暑天气,警惕急性心梗来袭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