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如何预防?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应养成“保持距离、戴口罩、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提高自我健康监测意识。
了解呼吸道传染病
(一)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二)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
(三)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有哪些?
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例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等。
(四)什么情况下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一)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五)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六)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七)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八)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近日,不少地区出现降温天气,北方的雪也是断断续续,不少小伙伴发现,随着气温骤降,身边呼吸道疾病人群开始多起来,有些甚至同时感染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感染”需要我们关注!
什么是混合感染?
混合感染是同时感染2种以上的病原体临床上的“混合感染”多数以病毒、细菌、支原体的组合为主
好发人群
要特别关注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因为不论是流感、新冠病毒还是支原体,一旦引发上呼吸道感染,都会破坏上呼吸道的免疫屏障,而一旦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出现肺炎症状,可能就会继发细菌感染。
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可能就有一些肺部的疾病、支气管的疾病,在感染以后可诱发细菌感染,继而加重病情,导致病情恶化,一旦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肺炎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怎么治疗
☞早期鉴别诊断很重要,多数医疗机构能够对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支原体等做检测
☞如果流感或新冠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通常需要加用抗菌药物,同时给予退热、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抗菌药使用需医生指导 )
☞对大多数患者而言,遵照医嘱居家规范服用药物、多饮水和充分休息后,病情可在1至2周得到缓解
☞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超过72个小时或体温超过40°C,或频繁咳嗽以致影响正常生活,或出现胸痛、喘憋、咯血、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精神差、频繁呕吐等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