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症状及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

一、慢阻肺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慢阻肺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阻肺的发病。已经发现的高危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与内因两类。

1.外因:即环境因素

(1)吸烟及二手烟的暴露史;

(2)职业暴露:工作环境中的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

(3)居住环境:气候较为寒冷潮湿、居住状况较为拥挤、居住处室内及室外空气污染严重;

2.内因:即个体易患病因素

(1)年龄≧35岁: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

(2)特定疾病史:如慢阻肺家族病史、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3)不良肺生长发育史:胎儿时期肺发育不良;婴幼儿时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史。

(4)营养因素:维生素A缺乏;营养状况较差,体重指数较低。

(5)遗传因素:ɑ-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二、慢阻肺的症状有哪些?

1.慢性咳嗽:是慢阻肺常见的症状。咳嗽症状出现缓慢,迁延多年,常晨起和夜间阵咳明显。

2.咳痰:咳嗽时咳少量白色粘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仅在体力劳动时出现,而后逐渐加重,甚至休息时也有气促;活动后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

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胸闷和喘息,常见于重症或急性加重患者;重度患者常有乏力、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

如果存在以上症状,特别是慢阻肺高危人群,应考虑慢阻肺的可能,应及时就医并完善肺功能和胸部影像学等检查,以便于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与治疗,减缓病情进展。

三、慢阻肺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戒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去除病因,单凭药物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因此阻止慢阻肺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措施是戒烟。2.减少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吸入: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粉尘的人群如:煤矿、金属矿、棉纺织业、化工行业及某些机械加工等工作人员应做好劳动保护。3.减少室内空气污染:避免在通风不良的空间燃烧生物燃料,如烧柴做饭、在室内生炉火取暖、被动吸烟等。4.防治呼吸道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秋冬季节注射流感疫苗;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居室空气新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治疗。

5.防治婴儿与儿童期的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时及早规范治疗。

6.加强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爬楼梯、爬山、打太极拳、跳舞、双手举几斤重的东西,在上举时呼气等。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