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敏性哮喘

【什么是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bronchial asthma)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或胸闷等症状,多在夜间和凌晨发生,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接触过敏原、运动、精神因素等。发病原因主要是慢性气道炎症,由多种免疫细胞包括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导致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近十余年,哮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上升趋势,最近的一次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儿童哮喘患病率已经增加到3.02%,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

【过敏性哮喘的诊断】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哮喘的诊断标准是: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a.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b.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ml);

c.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符合以上1-4条或4、5条者,可确诊为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哮喘的治疗】

控制哮喘的关键是坚持长期治疗。

诱发因素回避:大多数病人能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吸入性及食入性)或其他剌激因素(冷空气或剧烈运动等),使病人脱离并长期避免接触这些危险因素是治疗哮喘的重要条件。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分为吸入、口服和静脉用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由于其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已成为目前哮喘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

常用药物还包括β2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激动气道β2受体,舒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作为轻度哮喘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药物和中、重度哮喘的联合治疗用药。目前生物制剂抗IgE抗体可显著改善重症哮喘病人的症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脱敏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唯一可以影响过敏性疾病基础机制,从而改变其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脱敏治疗可减轻哮喘症状,减少相关药物使用,并重塑免疫系统预防出现新的过敏症状。

【怎样预防过敏性哮喘】

哮喘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气道出现不可逆的病理改变,进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故需重视疾病的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确诊哮喘后应坚持治疗,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生活环境:清理环境中的过敏原,避免冷空气的刺激,避免被动吸烟,避免饲养宠物。

日常饮食: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回避与哮喘发作有关的食物,如鱼类、虾蟹、蛋类、牛奶等,避免进食冷、硬、较多食品添加剂的食物。

运动:发作期避免精神刺激或剧烈运动,缓解期可进行体育锻炼及耐力锻炼,增强体质。

卫生习惯: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手卫生,佩戴口罩,避免发生感染诱发哮喘发作。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一般性的健康信息,其中专业治疗知识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得作为医疗或诊断的依据,无法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我们努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本文中的信息可能不全面,也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个体的特定健康状况。读者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时,应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对于依据本文内容采取的任何行动,本文作者、出版方或任何相关第三方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身体不适或需要咨询专业医疗问题,请前往专业医疗机构或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