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哮喘怎么办,一招教你如何治疗?
春季是过敏高发季节,伴随着室外活动的增多,吸入过敏原的数量和机会也相应增加,更容易诱发哮喘。
那么什么是哮喘呢?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引起哮喘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遗传因素:
绝大多数患者的亲人当中,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
环境因素:
包括吸入过敏原(尘螨、动物毛屑及排泄物、蟑螂、花粉、真菌等),食入过敏原(牛奶、鱼、虾、螃蟹、鸡蛋和花生等),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及支原体感染),强烈的情绪变化,运动和过度通气,冷空气,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职业粉尘及气体。
那么如何进行防治呢:
哮喘目前尚不能根治,在规范诊治的前提下,做好自我管理是实现哮
喘控制的重要环节,并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
怎样进行治疗呢:
急性发作期:以缓解药物为主,包括SABA、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及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快速缓解症状;
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以控制药物为主,包括ICS、白三烯调节剂、LABA+ICS联合制剂、缓释茶碱、抗IgE抗体等,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
预防方面:
避风寒:顺应四时,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勿汗出当风。
畅情志:当哮喘患者紧张、烦躁不安、惊恐万分时,可加重或诱发呼吸困难,故急性发作时,家属要避免情绪激动、稳定患者;缓解期要调养性情,克服急躁易怒、忧愁郁闷等不良习性,培养乐观情绪。
宜起居:起居有常,注意四时气候变化,保持室内整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调饮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不宜过饱、过甜、过咸,忌生冷、辛辣、鱼腥发物、烟酒等食物。
远气薶: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比如烟雾、粉尘、汽车尾气等,以免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哮喘发作。
适运动:坚持适度运动,选择一些动作柔和的锻炼方式,根据身体状况,以无不适感、不良生理反映为准则,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