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手术、不碎石”吃药就可溶解的泌尿系结石----揭开尿酸结石的神秘面纱
阅读量:370
一、概述
中国是泌尿系结石的三大高发地区之一,在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在1-5%之间,而在南方某些区域结石发病率高达5-10%。在众多结石患者中草酸钙结石成分比例占第一位(约占64.2%),但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肉类摄入量多、蔬菜摄人量少的饮食方式更容易导致尿液中尿酸结晶,促进尿酸结石形成。因而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尿酸结石所占比例也呈上升趋势(2018中华泌尿外科杂志记录尿酸结石约占13.9%)。
除了日常饮食习惯,以下因素也会促进尿酸结石的形成:
1. 因肥胖、胰岛素抵抗、慢性腹泻及原发性痛风引起的低尿液PH值(5.5)。
2. 因气候炎热、慢性腹泻等引起的低尿量。
3. 因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痛风、高蛋白饮食等引起的高尿酸尿症。
二、尿酸结石的形成过程: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