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多学科治疗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种肺动脉阻塞性疾病所致的高血压,CTEPH属于肺高血压PH的第4大类,也是可能治愈的一类PH。
我国CTEPH发生的特点:发病率高,一经发现患者就已经进入了危重期,因此,早诊早诊和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CTEPH的亟需选择。
CTEPH的治疗手段包括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EA)、药物治疗方法抗凝治疗、利尿治疗和靶向药物,以及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
CTEPH的PEA治疗
CTEPH首选治疗方法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EA),其目的是移除肺动脉内血栓及机化内膜,恢复血流灌注,恢复通气血流比例平衡,减轻右室后负荷,避免发生继发性肺血管病。
目前大部分CTEPH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且10%~50%因肺远端血管存在血栓、继发性肺小血管病及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合手术。对于大多数手术中心来说,位于肺远端血管的血栓是技术瓶颈,一旦血栓残留且涉及多个肺段,患者预后不良。
研究发现,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后CTEPH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是CTEPH术后并发症或伴随疾病不容忽视。
CTEPH的药物治疗
国内外指南唯一推荐利奥西呱治疗CTEPH。2018+科隆共识会议建议,目前,利奥西呱是唯一被批准用于治疗PEA术后不能手术或持续复发的CTEPH。《中国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推荐利奥西呱是目前唯一具备PAH和CTEPH双适应症的靶向药物,且不能行PEA手术或术后存在持续性或再发生性PH患者,推荐应用靶向药物治疗,首选利奥西呱。
利奥西呱的作用机制,利奥西呱是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sGC激动剂,具体有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首先,在NO缺乏的情况下,利奥西呱通过独特结合位点不依赖NO直接刺激sGC,增加cGMP的生成。其次,利奥西呱能提高sGC对内源性NO的敏感程度,生成更多的cGMP,从而达到舒张血管的作用。
研究证实利奥西呱等靶向药物可以改善CTEPH患者的活动耐力或血流动力学,可用于不能行PEA手术、PEA术后持续或再发的CTEPH患者。

2)术后残余或复发;
3)局限性狭窄效果更好
一般来讲,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可以使得mPAP下降约10~20mmHg。
介入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再灌注肺水肿、咯血(血管损伤)肺动脉破裂、穿孔等、心律失常、造影剂肾病、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一般来讲,这些并发症大多数并不严重,及时对症处理常可缓解。
CTEPH的杂交治疗
研究发现,靶向药物和BPA联合可能多把点改善肺血管的结构。
CCS/CTS指南推荐所有有症状不能做手术或PEA术后残留/复发的CTEPH患者接受利奥西呱单药治疗(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目前不推荐或反对CTEPH患者联合PH靶向药物治疗。
某些高危患者(术前肺血管阻力,PVR明显升高)有时会考虑以PH靶向药物作为PEA的桥接治疗。
对于PEA后持续出现症状性PH的患者,通常联合使用BPA与PH靶向药物。
多数医院会在肺动脉球囊扩张术(BPA)之前使用PH靶向药物治疗来提高BPA的安全性,尽管目前尚无临床研究证实这种方法是否能减少BPA相关并发症。一些数据表明,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靶向药物治疗联合BPA治疗可带来更多获益。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视频回放链接:
https://bj-allh5.jianke.com/live/record?roomId=630817770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