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易发生心源性猝死,慢性炎症导致的心肌纤维化是罪魁祸首
猝死是可怕的,现在也愈加年轻化。
据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与普通人相比,感染HIV的人死于心源性猝死(SCD)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两倍以上。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艾滋病感染者更加容易猝死?研究发现持续的病毒复制和抗病毒药物的相互作用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这是一项心脏猝死后的系统调查,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
研究人员审查了2011年至2016年旧金山的意外猝死事件,对医疗和急救记录作了全面审查,并且进行了完整的尸检,以期发现HIV感染情况下猝死的真正原因。
结果发现,HIV感染者的猝死率是普通人的两倍以上,如果把研究终点缩小到由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这些研究中的比例将高出87%。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猝死?
一般来讲,当心脏中的电信号中断,心脏停止泵血的时候,就会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
容易引起的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素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病发作和心律失常,但是也会包括既往没有任何征兆,就突然发生了心源性猝死。
早在2012年的研究中,加州大学旧金山综合医院和创伤中心的心脏病科主任就发现了HIV感染者的心源性猝死比例高出4倍多。在现在发现的研究结果中,HIV阳性人群心源性猝死是未感染者的两倍多。
但是,通过HIV阳性人群心源性猝死的尸检发现,在48例符合心源性猝死标准的病例中,仅有22例是由心律失常引起的。
这样就是说明了,HIV感染者心源性猝死并不是普通人群常见的诱导原因,可能还存在其他导致HIV感染者心脏事件的发生。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成功延长了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寿命,足以使其他慢性健康状况出现,包括最近记录的猝死增加。
“即使在有效治疗和抑制HIV的情况下,HIV感染者的慢性炎症仍然在增加”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讲到。
也就是说,持续存在的慢性炎症对临床事件有强烈的预测作用,包括总体的死亡率、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这也就导致了HIV感染者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外周动脉疾病和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在HIV感染者心脏组织周围的细胞群中更高水平的间质纤维化,即胶原蛋白的沉淀。
除了心脏组织外,在淋巴结、肝脏和肾脏也出现了类似的纤维化。
研究者讲到:“不难发现,高水平的间质纤维化存在于患有心脏猝死的HIV感染者中。未来,通过识别高危人群以防止HIV感染者的猝死,将至关重要”。

波士顿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检查了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这种炎症,他们发现无法控制现有HIV DNA产生HIV RNA是炎症的潜在关键驱动因素。
感染后,HIV永远成为感染者DNA的一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感染的细胞是沉默的,不会复制病毒。
但偶尔,这些HIV DNA会产生RNA,这是病毒复制的第一步。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有助于预防HIV和艾滋病相关的并发症,但它们不能预防HIV感染者中常见的慢性炎症。
这就好像经过长期治疗HIV感染者体内一直在发生这战争,HIV病毒的持续复制与抗病毒药物的战争。
毕竟,艾滋病病毒可能会永久性地损害免疫系统,而这正是炎症的根源。
参考资料:
1.Tseng ZH, et al. 26th CROI. Seattle, 2019. Abstract 33.
2.Freiberg M, et al. 26th CROI. Seattle, 2019. Abstract 32.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