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胆石病外科诊治策略
进入21世纪,个体化医疗模式提出分子医学诊治的概念,推动了人们深入认识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但生物医学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大量停滞不前,投入巨大,成效甚小的重复基础研究不能与临床疾病的诊治有效衔接,很多重要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者仍然缺乏有效防治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思维方式,重新思考疾病的本质,颠覆以症状、部位、器官为疾病诊断依据的体系,将基础研究的成果与临床结合,找到疾病的驱动因子,将疾病科学分类及诊断,从而实现对疾病精准的诊断、精准的评估,以达到对疾病的精准的预防及治疗。精准医疗模式通过详尽掌握患者乃至人群的基因组信息、生物标志物、表型特点或心理特征数据,从相同临床症状的人群中准确甄别出特定患者,进而提供能够充分满足个体患者需求的治疗措施。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现代科技与医学的深度融合,推动着传统医学理念和医疗范式的深刻变革,开启了一个以精准为特征的新医学时代。
现代外科已由传统粗放外科模式向精准外科模式转变。精准外科作为一种现代科技与传统外科相互融合并集成优化而形成的新型外科理念,遵从人体结构顺应性及器官功能完整性的健康理念,实施精确的术前诊断和量化的手术预案,提倡微创化外科以达到最大化的损伤控制,强化循证外科决策,倡导个体化治疗实践,旨在追求以最小化的损伤代价、最大化的器官功能保护来完成最佳的诊疗效果。胆石病是多发病和常见病,其与心血管疾病及胆囊癌有着密切的关系[7]。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致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和胆石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患者疾病负担的持续加大但目前国内从关注程度、疾病预防、诊疗规范到新技术应用等,尚缺乏特定针对该疾病的系统研究和诊治专业机构。精准胆石病诊治在构建胆石病研究和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在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合多学科、多部门资源优势和专业技术,联合开展胆石病的公共卫生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致力于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健康促进和卫生政策的转化。主要举措包括:一是从基础医学方面深入探索胆石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分子和细胞水平作用机制,以此建立相应的生物技术诊断和干预策略;二是融合材料学和医学工程学,跨学科开展胆道微创手术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攻关开发疾病治疗的新型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剂;三是从循证医学着手,开展胆石病多学科诊疗合作研究和分层管理临床路径规范研究;四是从公共卫生学方面着手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探讨病因和危险因素,寻求预测风险的生物基因标志,并采取相的预防控制措施,从源头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胆石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目的是达到降低胆石病的并发症或后遗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病患治疗成功率和生活质量,减轻胆石病带来的经济负担。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