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及肝癌患者血清铁蛋白的检测意义

宋建新个人号
阅读量:2.01万
关注

血清铁蛋白(SF)在人体肝脏中大量存在,对参与机体的铁代谢过程尤其重要,其含量变化与多种肝脏疾病有紧密的关系,如酒精性肝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都存在铁代谢异常。多项研究已提示,肝脏铁过载可加重肝细胞的损伤,诱发脂质过氧化反应,刺激肝细胞胶原合成,促进肝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曾有文献报道,SF 对肝癌、肺癌、胃癌等的诊断敏感度极高。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SF 、甲胎蛋白(AFP)检测,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等肝功能指标比较相关性,分析在慢性肝病及肝癌检测 SF 水平变化可能的意义,探讨其对判断慢性肝病及肝癌诊断及预后的作用。

有研究选择其医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2月肝病科及 肝胆胰外科门诊 或 住 院 患 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2 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1±16)岁;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10)岁;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平均 年 龄(52±16)岁。入组 患 者 均 经 病 理 学、影像学 确 诊。乙 型 肝 炎 肝 硬 化 与 慢 性 乙型肝炎患者诊断按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 会、中华医学 会 感 染 病 学 分 会 修 订 的《慢 性 乙 型 肝 炎 防治指南》纳入。肝癌患者诊断标准及分期标准符合2009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专家共识》健康体 检者45名,其中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50±17) 岁,转氨酶水平及铁代谢指标均正常,乙 型 肝 炎 表 面抗原均 阴 性。所 有 入 组 者 均 知 情 同 意,自 愿 入 组 观 察。受检者年 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均 差 异 无 统 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病毒性感染;如重叠甲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 病 毒、巨 细 胞 病 毒、EB 病毒 等 感 染;排 除 合 并 酒精 性 肝 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他慢性肝病者;排除妊娠期患者;排除其他引起铁代谢紊乱的疾病。所 有病例近半年内均无消化道出血。 收集患者 血 标 本,检 测 各 实 验 室 指 标,包 括 SF、 AFP、ALT、AST、总蛋白等。

结果发现,与健康组相 比,在 慢 性 乙 型 肝 炎、乙 型 肝 炎 肝 硬化及肝癌组患者的 SF 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 计 学意义(P<0.05);肝癌组患者SF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组 患 者(P<0.05),且慢 性乙型肝炎组患 者 的 Alb水平 高 于 乙 型 肝 炎 肝 硬 化 及肝癌组(P<0.05) SF、肝功 能 及 AFP 在乙 型 肝 炎 组、乙 型 肝 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患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肝炎组患者的 SF 水 平 与 ALT、AST、AFP相关,在肝硬化组患者的SF水平与 AST、AFP有相关(P<0.05),在肝癌组患者 的 SF 水平 与ALT、AFP相关(P<0.05)。SF水平与肝癌患者不同临床特征的关系 肝癌组患者肿瘤的临床 TNM 分期、淋 巴 结 转 移及远处脏器转移与SF水平呈正相关(P<0.05),但与龄及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

SF 是一种含铁丰富的结合蛋白,是体内铁主要的储存形式,在人体各组织中均有表达,特别是在肝脏、脾脏及骨髓等较高表达。SF 水平变化与临床病情进展有关,因此检测 SF 水平可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重要 依 据。大 量 研 究 提 示,病 毒 性 肝 炎、非 酒 精性脂肪性肝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与 SF水平均相关,尤其肿瘤患者的 SF 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提 示肿瘤患者体内铁过载普遍存在。因此,SF也可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显示,肝 癌 组 患 者 的 SF 水平 明 显 高 于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SF与ALT、AST、AFP有明显正相关,肝硬化组患者 SF与AST、AFP 有 明 显 正 相 关,肝 癌 组 患 者 SF 水 平 与ALT、AFP有明显正相关。在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患 者 普 遍 存 在肝脏铁沉积和血清铁水平增高,血清铁水平与铁蛋白水平存在正相关,随着病情加重血清铁蛋白也逐渐上升。SF作为一种血清学指标可对肝脏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做出准确的判断,虽然无法与肝脏病理检测相 比,但 在 一 定 范 围 内 表 明,肝 脏 病 变 严 重 程 度 与SF有相关。有时 ALT 不一定能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而SF是肝细胞合成并储存于肝细胞中,当肝脏作为储铁的主要器官受到损害,肝功能出现异常时对铁蛋白的处理能力受到抑制,从而导致 SF 水平升高。因此,SF 水平上升对肝脏病变的实际情况是更早的体现,SF水平升高可以当作肝脏代谢一种功能性指标来反映肝细胞受损及炎症的严重程度。通过对各组患者动态检测 AFP与 SF变化情况显示,肿瘤标志物 AFP与SF有相关,可以在评估慢性肝病及肝癌的进展中联合两者检测。

结果显示,SF在肝癌组患者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及慢性乙型肝炎、肝 硬 化 组,说 明 铁 过 载 可 能是肝癌发生的一个主要诱因,在肝癌发生中铁过载可能对其抑癌基因的甲基化有关,导 致 抑 癌 基 因 失活,诱 发 肝 癌 发 生;另外铁超载可能引起损伤肝细胞时一部分超 铁 或 高 铁 活 性 基 团 产 生 损 伤 肝 细 胞 溶 酶体膜 和 线 粒 体,导 致 了 肝 脏 炎 症 反 应 及 形 成 纤 维 化,促进肝脏肿瘤发生。因此,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可致 储存铁被大量释放入血,导 致 肝 硬 化、肝 细 胞 癌 患 者易出现SF水平的增高。虽然 SF为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但 大 量 研 究 表 明,如 肝 癌、肺 癌、乳 腺 癌 等 恶性肿瘤均有体内铁蛋白增高,SF检测可以作为为一种肿瘤辅助诊 断 指 标。进一 步 研 究 发 现,SF 水平 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而与肿瘤细胞发生浸润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联系。在肝癌不同的临床 TNM 分期中,随着病情进展其水平有上升的趋势;SF 水平在发生淋巴结 转 移 及 远 处 脏 器 转 移 肝 癌 患 者 较 无 淋 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者明显增高,在进展为Ⅲ期和Ⅳ期患者中血清铁蛋白水平进一步上升,提示预后不良。由此表明 SF 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因 此对判断肿瘤是否出现转移也有一定的意义,可以作为肝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SF 水平检测可能有助 于 肝 癌 的 诊 断、治 疗 及 疗 效 监 测,但 仍 需 要 加 大样本量及优化实验设计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随着铁代谢在炎症、肿瘤等疾病过程作用机制的不断明确及对血清铁蛋白增 高机制与疾病关系的深入研究,引发了对于SF在慢性肝病及肝癌发生发展中所担当角色的思考。进一步探讨铁蛋白在慢性肝病及肝癌发生进展中的作用,找到一种可以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具有肿瘤标志的特异性铁蛋白,对肝病损伤程度的判断及诊断有一定意义,在病情评估、疗效及预后上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