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表现及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炎(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又称阻塞性肺气肿,系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近数十年来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这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和肺部慢性感染等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进一步演变为本病。

临床表现症状轻重视病情程度而定。慢阻肺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逐渐难以胜任原来的工作。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程度随之加重,以至稍一活动甚或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此外尚可感到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上腹胀满。引起慢阻肺的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因此除气短外还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早期仅有呼气相延长或无异常。典型慢阻肺患者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脏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干、湿罗音,心率增快,心音低远,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较不易,应结合病史、体征、胸部X线检查及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凡有逐渐加重的气急史,肺功能测验示残气及残气/肺总量增加,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减低,最大通气量降低,气体分布不匀,弥散功能减低;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肺功能无明显改善,诊断即可成立。

未病防患,已病防变。对慢阻肺防治要立足于早期。戒烟,已患病者戒烟可使病情发展减慢。预防受凉感冒;要提高身体抵抗力。进行户外运动时注意衣着防护,做好前、后胸保温;天气转暖时不要过早减少衣服。

避免过度的体力和精神劳累。

保持乐观情绪。有呼吸道的症状,如咳嗽咳痰,气促加重,出现黄痰等时,要及早诊治。

"慢阻肺"急性发作与季节密切相关。随着天气转凉,当人体在疲劳、受凉时会因抵抗力下降而诱发,肺部感染严重时会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肺炎球菌是引起"慢阻肺"的主要病菌,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肺炎球菌对许多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给慢阻肺的治疗带来困难。为此,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免疫工作咨询委员会等组织,都推荐"慢阻肺"患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以预防急性发作。一般接种3星期后,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即会产生,所获得的免疫力可持续5年以上。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